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營收





  • 台股新聞

    大武山牧場 (6952-TW) 今 (9) 日公布最新營收資訊,2025 年 4 月營收為 1.3 億元,較上月增加 112.57%,主要在於第二季起福記正式納入營運,同時,大武山第一季營收 2.24 億元,稅後虧損 1.11 億元,每股虧損 1.65 元,大武山將於 12 日起至 6 月 30 日,買回 2000 張庫藏股。






  • 台股新聞

    統振 (6170-TW) 今 (9)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2025 年第一季稅後純益 9604 萬元,季減 32.46%、年增 4.98%,每股純益 0.99 元。統振第一季金融科技與通訊事業體營收年增 22%,並已占整體營收逾 80%。統振 2025 年第一季營收 8.18 億元,毛利率 31.49%,季增 1.75 個百分點,年增 1.1 個百分點,第一季稅後純益 9604 萬元,季減 32.46%、年增 4.98%,每股純益 0.99 元。






  • 台股新聞

    裕慶 - KY(6957-TW) 今 (9) 日公布最新營收資訊,2025 年 4 月營收 2.4 億元,月減 14.96%,年減 16.85%,裕慶 - KY 主管指出,營收下滑主要由於商用展示架部分訂單受客戶門市改裝時程遞延至 5 月起陸續完成出貨認列,加上美國海關查驗程序擾亂出貨排程等因素干擾,使得 4 月營收較上月及去年同期減少情況。






  • 台股新聞

    IC 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 (3711-TW)(ASX-US) 今 (9) 日公布 4 月營收 522.11 億元,月減 2.86%,年增 13.95%,累計前 4 月投控自結合併營收 2003.64 億元,年增 12.17%,雙創歷史同期新高。






  • 台股新聞

    材料 - KY(4763-TW) 今 (9)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2025 年第一季營收以 41.54 億元創新高,單季稅後純益 20.31 億,較去年同期減少約 3.4%,較前季減少 23.9%。本季每股純益為 20.53 元,賺回逾 2 個股本;材料 - KY 認為在絲束和醋片需求強勁及原物料成本維持低檔下,材料 - KY 獲利核心穩固。






  • 台股新聞

    PCB 供應鏈榮惠 - KY(6924-TW) 今 (9)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2025 年第一季稅後純益 2743 萬元,季增 30.23%,年增 38.23%,每股純益 1.32 元。榮惠 - KY 董事長劉世璘指出,AI 伺服器散熱組件出貨將從 5 月起轉強,可望帶動第二季營收成長動能。






  • 台股新聞

    和碩 (4938-TW) 今 (9) 日公告 4 月營收 1028.71 億元,月增 21.55%,年增 14.71%;累計今年前 4 月營收 3753.05 億元,年增 10.36%。至於筆電出貨狀況,和碩 4 月筆電出貨 61 萬台,月減 12.86%,年增 16.19%。






  • 台股新聞

    混凝土大廠國產 (2504-TW) 今 (9) 日公告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 8.36 億元,年增 1.3%,每股純益 0.71 元;國產也公告 4 月營收 20.13 億元,約持平前月、年增 11.4%;累計前 4 月營收 73.68 億元,年增近 6%。






  • 台股新聞

    華碩今 (9) 日公告 4 月營收為 562.2 億元,年增逾三成;累計前 4 月營收 2039.1 億元,年成長逾 2 成;華碩近期在 AI 伺服器持續有斬獲,拿下國科會晶創計畫資料中心標案,預計 2026 年完成。華碩 4 月集團營收 562.2 億元,月減 12.6%、年增 35.06%;累計前 4 月集團營收 2039.1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4.9%;華碩 4 月品牌營收 513.7 億元,月減 13.9%、年增 32.8%,累計前 4 月品牌營收 1865.7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2.1%。






  • 專家觀點

    【台股本週表現】本週雖多數都陷入狹幅的震盪整理,不過隨著美英在昨日 (5/8) 完成關稅談判,台股今一口氣大漲 371 點扭轉了週線下跌的頹勢,最終週線以上漲 127 的 20915 點作收,再創下本波反彈的新高。【台積電營收創高誰受惠?】不過今天的行情主要分為兩階段上漲,第一階段反映的是美股的走揚、第二階段則是由台積電 (2330-TW) 來帶動,股價一路推高到 949 元的高點,而在收完盤後,台積電也公告了四月份的營收,3495.67 億元、月增 22.2%、年增 48.1% 是創下單月歷史新高,之所以能夠在相對淡季繳出歷史新高的成績,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對等關稅暫停之後所帶動的急單效應,而一般來說台積電概念股有兩個關鍵字,一個是資本支出增加,主要用在新廠或產能的擴充,而這會帶動的就是如無塵室工程的亞翔 (6139-TW)、漢唐(2404-TW),或是半導體設備如萬潤(6187-TW)、牧德(3563-TW) 這類的個股會表態。






  • A股

    中國晶圓代工龍頭廠中芯國際 (688981-CN)(00981-HK) 周四 (8 日) 公佈今年首季財報,營收 22.472 億美元創新高,年增 28.4%,毛利率持穩於 22.5%,產能利用率攀升至 89.6%。儘管收入表現略低於市場預期,但消費電子與工業汽車領域的強勁需求,推動 8 吋晶圓出貨占比提升至 21.9%,成為當季亮點。






  • 台股新聞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TW)(TSM-US) 今 (9) 日公告 4 月營收,達新台幣 3,495 億 6,700 萬元,月增 22.2%,年增 48.1%,累計前 4 月營收新台幣 1 兆 1,888 億 2,100 萬元,年增 43.5%;受惠 AI 晶片需求熱絡,加上客戶積極備貨,推升台積電 4 月營收逆勢高飛,創下單月新高。






  • 台股新聞

    綠茵 (6846-TW) 在 2025 年第一季營收及獲利表現亮麗,單季營收 2.32 億元,稅後純益 4441 萬元,季減 11.41%,年增 5.72%,每股純益爲 1.65 元,在第二季的營運方面,由於目前市場景氣混沌,法人估綠茵單季營收持平於去年同期的 1.91 億元。






  • 台股新聞

    功能性益生菌原料大廠生合 (1295-TW) 將於 27 日以每股 56.5 元上櫃掛牌交易,配合上櫃前公開承銷,對外競價拍賣 2122 張,競拍底價 46.31 元,最高投標張數 268 張,競拍時間為 5 月 12- 14 日,5 月 16 日開標,並於 5 月 15-19 日辦理公開申購。






  • 2025-05-08
  • 台股新聞

    蘋果光學元件供應鏈玉晶光 (3406-TW) 今 (8) 日公布最新營收資訊,玉晶光 2025 年 4 月營收爲 18.54 億元,月減 2.04%,年減 1.15%,2025 年 1-4 月營收 71.76 億元,年增 0.88%。玉晶光指出,5、6 月是傳統淡季,要 7 月後才會放量,新機種持續在驗證並小量試產,目前進度符合預期,未來營收狀況也視客戶及市場需求決定。






  • 台股新聞

    工業電腦大廠研華 (2395-TW) 今 (8) 日公告 4 月營收 61.43 億元,雖月減 2.85%、但年增 28.97%,各事業群均較去年同期有雙位數成長,累計研華前 4 月營收 234.94 億元,年增 26.03%。研華說明,4 月營收以區域別來看,北美、中國、台灣及新興市場表現佳,較去年同期雙位數增長,分別成長 15%、18%、64% 及 47%;歐洲與日本市場皆個位數年增 9%;僅韓國市場較去年同期個位數衰退。






  • 台股新聞

    PC 品牌技嘉今 (8) 日公布 4 月營收為 300.98 億元,月增逾 3 成,年月雙增;累計前 4 月營收為 958.4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14.5%;技嘉日前表示,在美國關稅豁免帶動的拉貨效應下,第二季可望淡季不淡,而在伺服器、消費性電子新品出貨下,樂觀看待後市。






  • 台股新聞

    全球商用置物設備廠益張 (8342-TW) 今 (8)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益張 2025 年第一季毛利率 27.25%,續創新高,稅後純益 5360 萬元,季減 31.26%,年減 18.1%,每股純益達 1.6 元。2025 年第一季益張營收 3.7 億元,毛利率 27.25%,季增 1.96 個百分點,年增 1.71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5360 萬元,季減 31.26%,年減 18.1%,每股純益達 1.6 元。






  • 台股新聞

    HDI 大廠華通 (2313-TW) 今 (8)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2025 年第一季營收及獲利均創歷史同期次高,稅後純益 13.13 億元,季減 20.76%,年增 32.28%,每股稅後純益達 1.1 元,華通近期營運,受惠於客戶積極拉貨,4 月營收達 65.01 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1-4 月累計營收 232.31 億也創同期歷史新高。






  • 台股新聞

    電供廠光寶科 (2301-TW) 今 (8) 日公告 4 月營收為 134.08 億元,在雲端運算及高階伺服器、網通等電能管理系統營收成長帶動下,呈年月雙增;累計前 4 月營收累計前 4 月營收為 498.25 億元,年增 26.6%;光寶科日前表示,儘管市場外在因素多,但仍看好第二季營運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