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
Blackwell強勁需求提振 輝達股價再衝高
輝達成功平息投資人對其最新產品延期和長期營運成長前景擔憂,該公司股價開始反彈。該股今年迄今累積上漲 11%,較 6 月創下的收盤紀錄低不到 1%,為今年標普 500 指數中表現第二好的股票。截稿前,輝達 (NVDA-US) 周一 (14 日) 早盤股價上漲 3.12%,每股暫報 139.00 美元。
歐亞股
外資狙擊!三星一個月股價崩跌20% 市值蒸發90兆韓元
韓國證券交易所最新數據指出,三星遭外資連 23 個交易日拋售,股價暴跌 20.3%,市值從 444 兆韓元降至 354 兆韓元,蒸發近 90 兆韓元。數據指出,自 9 月 3 日至 10 月 11 日,外資連續 23 個交易日拋售三星電子,共賣出 10.6593 萬億韓元;三星電子的外資持股比率從 8 月的 56.02% 降至 9 月的 53.75%,為自 2004 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港股
中國智駕晶片龍頭地平線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10 月 9 日,港交所網站顯示,地平線已通過聆訊,即將進入港股市場,高盛、摩根士丹利、中信建投為其聯席保薦人。地平線(Horizon Robotics)全稱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5 年 7 月,從事智駕晶片業務,產品主要包括車規級產品征程及算法開發工具包。
鉅亨新視界
【台股操盤人筆記】萬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格局即將展開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4/10/09)野村腳勤觀點:CPO 技術台灣也有一席之地AI 時代資料量激增,在傳統電子傳輸下,AI 資料中心面臨著資料傳輸不夠快與高功耗兩大難題,而隨著共封裝光學 (CPO) 技術的成熟,光子具備傳輸速度快且低消耗的特性,完美解決傳統電子傳輸的瓶頸。
美股雷達
AMD推新品 蘇姿丰估2028年AI晶片市場上看5000億美元 市場卻不捧場 股價挫4%
超微 (AMD-US) 周四 (10 日) 在舊金山的 AI 活動中揭曉其最新數據中心 AI 晶片——MI325X,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然而,隨著新晶片的發布,超微股價卻應聲大跌,顯示市場對其競爭力的擔憂。該款晶片與與輝達 (NVDA-US) 的 Blackwell 相互競爭。
超微推出MI325X人工智慧晶片、新款資料中心CPU
超微 (AMD-US) 周四 (10 日) 在舊金山舉辦的活動上表示,計劃在今年第四季開始大規模生產名為「MI325X」的新版人工智慧 (AI) 晶片。該款晶片與與輝達 (NVDA-US) 的 Blackwell 的較勁。不只如此,超微還打算在明年下半年推出下一代 MI350 系列晶片,除了更大的記憶體,還有新的底層架構。
鉅亨新視界
AI全速發展!聚焦定期定額,從AI台灣開始
美國公布 9 月非農就業數據遠優於市場預期,加上聯準會預防式降息確立景氣下滑幅度有限,有助於終端消費力道回升並帶動消費電子產品消費,而資通產品是出口持續成長的關鍵,未來重要性也將持續提升,「AI 相關需求持續 + 消費性電子產品零組件需求回溫」為台灣電子出口反彈關鍵。
美股雷達
輝達宣傳Blackwell晶片能源效率高 盤中股價漲逾3%
面對外界對人工智慧 (AI) 運算電力需求的擔憂,輝達周二 (8 日) 在華盛頓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大力宣傳其最新晶片的效能。消息傳出後,輝達 (NVDA-US) 周二盤中股價一度升破 4%,截稿前上漲 3.44%,每股暫報 132.11 美元。
歐亞股
三星Q3財報不如預期 晶片部門主管為陷困境致歉
三星電子週二 (8 日) 公布第三季初步財報,雖然營業利潤增加 274%,但不如市場預期,顯示出其關鍵晶片部門前景面臨不確定性,該部門主管也罕見聲明為業務陷入困境致歉。三星電子表示,截至 9 月底的營業利潤約 9.1 兆韓元(68 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估的 11.5 兆韓元,營收為 79 兆韓元,也不及預測的 81.57 兆韓元。
美股雷達
可望取代特斯拉 博通市值躋身七巨頭等級
「七巨頭」中的特斯拉 (TSLA-US) 應該被另一家科技公司取代:博通 (AVGO-US)。 博通是一家同時生產硬體和軟體的科技公司,在資訊科技界廣為人知,但在資訊科技界之外卻默默無聞。「七巨頭」是 2023 年初被設定的一組股票,按市值計算最有價值的美國科技公司。
鉅亨新視界
投資日股是時候?石破茂震撼,野村日本市場最新評論
日本自民黨舉行黨內總裁選舉,原本對升息持謹慎態度、被市場視為鴿派代表的高市早苗在首輪投票中領先,帶動 9/27 日股衝高,收漲 1.68%、同時間日圓走軟,日圓相對於美元匯率一度重貶至 146.28 日圓兌 1 美元。然而,在日股收盤後第二輪 (最終) 投票結果卻出乎意外,支持日銀貨幣政策走向正常化、被市場視為鷹派代表的石破茂勝出,局勢出現大轉變,日圓聞訊逆轉早盤跌勢、急升來到 142.2 日圓兌 1 美元,日經期貨盤後交易因此暴跌,並觸發熔斷機制,跌幅一度高達 5.8%, 9/30,日經指數盤中一度跳水逾 2,000 點,收盤重挫 4.80%,收 37,919.55 點,創史上第 5 大單日跌幅。
鉅亨新視界
野村投信2024年第四季台股投資展望 AI有感!逢低布局半導體及AI供應鏈,台股偏多格局趨勢未變
美聯準會 9 月利率會議宣布降息 2 碼,步入降息循環,有利股市評價提升,以目前數據來看,非經濟衰退的信號,美國經濟軟著陸機率高,聯準會採取的預防性降息措施,對股市帶來正向訊號。野村投信表示,時序進入 2024 第四季,股市經過第三季修正後,即便台股短線漲多回檔壓力大,但量能未失控,股市震盪帶來汰弱留強的機會,評價及籌碼相對有利,長線走勢仍將緊貼基本面,選股不選市仍是目前主要的投資策略,避開有題材但尚無實質獲利貢獻股票,近期市場對 AI 相關個股因 GB 可能遞延而殺出的股票可逢低承接,另外台積電持續上修 COWOS 產能,相關供應鏈未來仍具成長空間,部分 IC 設計及 ASIC/IP 等類股因股價已大幅修正,亦出現長線買點。
美股雷達
美股Q3熱鬧收漲 三大股指屢創新高 唯這兩檔晶片股 表現最糟糕!
美股第三季熱鬧收漲,在降息和強勁的經濟數據助力下,三大股指均收高,《巴隆周刊》列出各指數中表現最好和最差的個股。道指第三季收漲 3211.29 點,漲幅 8.2%,至 42330.15 點,為 2023 年第四季以來的最佳季度表現,且周一又收高 17.15 點,漲幅為 0.04%,創下收盤新紀錄,也是今年以來的第 33 個收盤紀錄新高。
國際政經
美商務部推出新規定 可能刺激AI晶片往中東出口
根據路透報導,美國商務部周一 (30 日) 公布一項新規定,可能會放寬向中東資料中心運送人工智慧晶片的難度。自 2023 年 10 月以來,美國出口商在向中東和中亞部分地區出口晶片必須都要有許可證。根據新規定,資料中心將能申請「已驗證終端用戶」(Validated End User) 身分,使其能夠在一般授權狀況下拿到晶片,而非要求其美國供應商獲得出貨授權許可才能發貨。
基金
透過NVIDIA AI 台灣供應鏈邁向全世界 施羅德投信:量能齊發 迎來佳節行情 分批佈局不錯過好買點
台股 9/26 早盤開高走高,一片喜氣,當週在台積電、鴻海、廣達等科技龍頭股領軍下,指數繼續攻高,9/25 集中市場指數終場上漲 329.82 點,收在 22761.60 點,成功收復 8 月初股災的跳空缺口;;施羅德台灣樂活中小基金核心經理人葉獻文表示,七、八月以來,台股震盪加劇,好險上週 (9/18) 美國聯準會終於在睽違四年後降息兩碼,開啟降息循環,且近期日圓升值趨於穩定,雖然 9 月起兩週,美股仍有小幅震盪的跌幅,但那都是降息啟動前,降息後,市場更有信心軟著陸的態勢,看好風險性資產。
台股新聞
揚智ASIC新案Q4開始貢獻 明年營收再增1成以上
IC 設計業者揚智 (3041-TW) 近年積極轉型,除了專注運營商的機上盒市場,也啟動 ASIC 新業務,藉由自家長期累積的豐富 IP 資料庫開發新客戶,目前已拿下三件 ASIC 專案,其中,NRE 將在今年第四季開始貢獻營運,明年放量生產後將進一步挹注營收。
美股雷達
彭博:北京政府施壓中企 不要買輝達AI晶片
《彭博》報導,北京政府正在加大壓力,要求中企不要購買輝達的人工智慧 (AI) 晶片,這是中國致力擴大半導體產業和應對美國制裁的一部分。北京政府正大力扶植本土科技巨頭,試圖突破美國對其的科技封鎖。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監管機構一直勸阻陸企購買輝達 H20 晶片,該晶片用於開發和部署人工智慧模型。
美股雷達
報導:Arm有意收購英特爾的產品部門 但遭拒絕
據《彭博》引述直接知情人士透露,Arm Holdings Plc (ARM-US) 曾與英特爾 (INTC-US) 接洽,希望收購這家陷入困境的晶片製造商的產品部門,但被告知該業務不會出售。知情人士說,在高層的問詢中,Arm 並未表達對英特爾製造業務感興趣。
美股雷達
亞馬遜的AI策略將在晶片方面占有優勢
今年年初,亞馬遜 (AMZN-US) 要求員工每周在辦公室工作 5 天,收緊了允許部分在家工作的規定,以振興公司文化,並實現執行長賈西 (Andy Jassy) 的全球轉變走向重組和緊縮開支。這位接任創辦人貝佐斯的執行長將加強內部文化視為首要任務。
鉅亨新視界
【台股操盤人筆記】預防式降息為股市開綠燈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4/09/25)野村腳勤觀點:AI 獲利模式無需質疑AI 是否賺錢始終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以現階段最夯的 AI PC、AI 手機來說,很多人覺得換機潮雷聲大雨點小,但其實對於企業而言,每年購機需求本來就是有限的,蘋果一年大概賣 2 億隻左右的 iPhone,不會有人每年都換機,真正能帶動成長的是產品背後建立的 AI 生態系,也就是像蘋果那樣透過訂閱制提供 AI 服務,讓產品綁定服務,進而帶動獲利正向循環,這也是為何市場如此看重蘋果生態系背後商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