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台股新聞
威廉博萊投資管理公司 (WBIM) 積極布局亞洲,在台推出第二檔基金-威廉博萊新興市場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以滿足投資人對多元化、非投資等級固定收益的需求,威廉博萊合夥人與新興市場債券團隊主管安成凌 (Marcelo Assalin) 表示,受美國關稅推升通膨影響,預期今年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但新興市場基本面仍具支撐力,其固定收益具備高殖利率、債信品質佳及好的利率存續期間三大特點,直言現在是好的投資時間點,該基金具月配機制,年化配息率上看 9%。
基金
五月投資市場持續關注美國關稅協商進展,所幸美國與英國達成首份協議,關鍵利多為美中宣布關稅戰休兵 90 天,激勵全球股市普遍上漲。但因本月美元相對台幣貶值 6.23%,造成多數美元計價基金報酬由正轉負,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元貶勢恐將延續,建議投資人可採取四個方法分散投資及風險,爭取更多元的投資機會。
基金
隨著 7 月初關稅 90 天寬限期即將到來,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似乎停滯了下來,加上美債被降評、Fed 6 月可能不降息等消息,都令投資人觀望,因此美股反彈漲多後陷入僵局,台股開始呈現箱型整理格局。目前經濟基本面處在重要的分歧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軟性數據(如企業預期與消費者信心等調查指標)明顯轉弱,另一方面硬性數據(如就業成長與消費支出)卻依然穩健。
基金
穆迪 16 日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 AAA 下調至 Aa1,為該機構首次移除美國最高信評,此次調降主要考量美國政府債務與利息支付比例持續攀升,明顯高於其他同等級主權國家。雖然三大信評機構維持美債信評穩定展望,但市場仍受此影響導致殖利率升高,投資人不禁想問「鎖利」時機來了嗎?非投資等級企業債受到公債降評影響相對有限,高殖利率優勢,加上近期關稅議題降溫,景氣正向,非投資等級債券可望發揮投資價值優勢!此時趁勢布局,除有機會參與目前位於歷史均值高位的殖利率水準外,後續資本利得的成長空間也較大。
基金
美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 美國眾議院 5 月 22 日通過了調整後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該法案將落實川普的減稅政見,並涵蓋了社會福利改革、能源政策轉向、移民與邊境安全及提高債務上限等多項議題。
基金
市場持續響應中美互降關稅後的利好消息,加上本周 Computex 展會開幕以及 520 行情,投資氣氛偏向樂觀。外資近期持續回補台股,近四周累積買超逾新台幣 2400 億元,推動大盤量能回溫,有利短線多頭格局。然而,投資者仍需注意半導體晶片關稅細節公布的風險,以及此波反彈幅度已逾兩成,隨著指數接近台股年線,獲利調整賣壓預期將加大,區間震盪行情機率高。
台股新聞
在今年 COMPUTEX 2025 大會上,輝達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發表了一場震撼業界的演講,強調人工智慧 (AI) 基礎設施將成為未來全球產業的核心,AI 工廠將取代傳統資料中心,並預測 AI 技術將深度融入各行各業,推動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成長周期。
基金
台灣擁有堅強的技術實力與完整的 AI 半導體供應鏈,在全球產業中占據關鍵地位,生產超過九成的高階晶片,是推動 AI 浪潮的核心力量。總統賴清德表示,台灣將深化對外經貿合作,推動「半導體民主聯盟」,打造自由、安全、可信賴的全球科技網路。在本屆 COMPUTEX 展中,多家台灣科技龍頭展示從晶片設計到終端應用的完整 AI 生態系,不僅彰顯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優勢,也再次確認 AI 是引領未來科技發展的關鍵趨勢。
基金
每當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無論是地緣政治風險、金融危機,「美國國債」總是市場資金避風港。但美國財政赤字和債務佔 GDP 規模不斷上升,美債評級因此被降級以後,是不是會有倒債的風險?公債殖利率是否會因為信評下調而飆升,並影響美國經濟?1. 手握印鈔機,美國很難違約許多新興國家之所以發生債務違約,是因為它們的債務以美元或歐元計價,無法用本國貨幣償還。
基金
美國 4 月非農就業數據顯示新增 17.7 萬人,高於長期安全值 10 萬,勞動參與率維持在疫情前的區間,顯示勞動市場健康。台灣與美國於 5 月初完成首次「實質性」關稅談判,美中關稅戰降溫,台股已回到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前的位階。弱勢美元與川普即將推出的減稅措施對美國企業獲利有正面助益,但川普的貿易政策仍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對企業盈利和經濟增長構成壓力。
基金
當你看完為什麼要投資?讓薯條加大不再只是小確幸和夢想不該只存在購物車裡!用投資翻轉人生理財就像搭車兩篇文章,已經了解投資的意義與必要性,那接下來就是實際行動的時候了。但你可能也會有這樣的疑問:「我知道該投資,可是該怎麼開始?」市面上的投資工具種類繁多,到底哪一種才適合我?1. 新手必看!四大投資工具一次搞懂當你準備踏出投資的第一步,常會遇到這個問題:「投資工具這麼多,我該選哪一種?」為了幫助你快速掌握市場上常見的投資方式,我們整理出五大投資工具——儲蓄險、股票、基金、ETF 與房地產,並從多個面向進行比較。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05/21)野村腳勤觀點:經濟數據「軟弱硬強」給支撐市場有一種說法,川普暫緩關稅 90 天是因為美國經濟已經衰退,他不得不為之,但實際上這種說法太過偏頗,因為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是軟數據(調查與預期)轉弱,但硬數據(實際經濟活動)仍維持強勢,證據就是 5 月密大通膨預期上升、消費者信心下降,但 4 月非農就業人數 17 萬人、家庭消費支出維持動能,製造業與服務業活動穩定。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去年底確定重返白宮後,歐洲和亞洲投資者對非美國市場的全球股票基金投入了創紀錄的資金,短短五個月流入 25 億美元,且高度集中在過去三個月。晨星 (Morningstar) 數據顯示,從去年 12 月初至今年 4 月底,這類流入「非美全球股票基金 (world ex-US mutual and ETFs) 的資金高達 25 億美元,其中逾 21 億美元發生在過去 3 個月,不僅創下單月歷史新高,更扭轉先前連續 3 年資金淨流出的趨勢。
基金
美國通膨低於預期,但關稅效果待觀察美國 4 月 CPI 數據連續第三個月低於市場預期,物價下滑主因來自非必需消費需求放緩;耐久財部分,反映進口商品在部分品項的供應鏈壓力,數據發佈後美債殖利率下滑、美股上揚,美元走貶。通膨雖低於預期,但經濟學者認為關稅帶來的通膨效應可能從 5 月開始逐步顯現,通膨壓力是否真正受控,仍需觀察接下來的數據表現,市場對降息預期緩和,目前預期可能於 9 月開始降息,全年降息兩碼。
基金
台股強彈由電子領軍,五二○總統就職演出即將到來,軍工、能源、電機及航運等政策概念股表現佳,加上 Computex 展即將於 5/20 開展,AI 供應鏈亦有表現機會,台股收復季線大關,市場信心回升,資金積極進場布局,多頭格局續航力道可望持續。
基金
近年來,日圓匯率持續走低,日圓兌台幣匯率更是達到歷史低點,徘徊於 0.20 至 0.23 區間。不少人抓住這次機會大量換取日圓,手中資產因此滿手日圓。然而,將閒置日圓存入利率接近零的存款帳戶,幾乎無法帶來增值機會。相較之下,投資以日圓計價的基金不僅能夠帶來額外的回報,還能提供一定的風險分散效果,善加運用這些資產,創造更多元的收益來源,讓錢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基金
美國聯準會於 5 月 FOMC 會議中,連續第三次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符合市場普遍預期,但也坦言未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升高,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明確表示,當前並無意進行預防性降息,主因是通膨率仍高於 2% 的政策目標,這也反映出聯準會持續採取「停看聽」策略,傾向在前景更明朗之前維持現行政策基調。
基金
股市漲漲跌跌,總是讓人又期待又害怕。每次市場大跌,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趕快賣掉保平安」。但其實,數據早就告訴我們,這樣的恐慌操作,往往會錯過賺最多的時候。當股價下跌,你會跟著害怕賣出,還是冷靜加碼?今天帶你破解「低買高賣」的迷思,學會放長眼光,把市場震盪變成你的機會。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5/14)野村腳勤觀點:美中關稅戰還有一波三折?5/12 美中雙方同意將 4/2 以來所有報復性關稅取消,雙方僅保留 10% 基本關稅,以及美國額外課徵 20% 的芬太尼關稅。
基金
投資老手常言道「sell in May,and go away!」五月賣股十月再進場這句話是投資界的老生常談,不過,市場表現好像不盡如此。根據群益投信統計資料顯示,2000 年以來每年從 5 月到年底的全球主要股市平均表現,整體來看,新興股市表現優於成熟股市,其中印度 5 月到年底平均漲幅 14.86%,最值得投資人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