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走低,終場上漲 23.90 點,收在 20546.49 點,成交量 2697.95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買超 136.45 億元,投信賣超 27.81 億元,自營商賣超 99.95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8.69 億元,其中,投信由買轉賣,自營商連續七日賣超,外資則連續四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926.35 億。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低走高,終場下跌 10.40 點,收在 20522.59 點,成交量 3029.21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買超 157.54 億元,投信買超 10.46 億元,自營商賣超 117.95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50.04 億元,其中,投信由賣轉買,自營商連續六日賣超,外資則連續三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789.90 億。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走低,終場下跌 254.65 點,收在 20532.99 點,成交量 3870.23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買超 244.63 億元,投信賣超 11.86 億元,自營商賣超 111.63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121.14 億元,其中,投信由買轉賣,自營商連續五日賣超,外資則連續二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632.36 億。
中國近期舉舉行全世界第一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引起歐洲媒體強烈關注,稱該活動體現了中國爭逐技術領域,尤其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的領導者雄心。義大利媒體《每日實時》報導稱,選擇在半馬的現實環境中測試雙足機器人,既具有物理障礙,又有環境限制,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國技術的成熟度及其研發的機器人模仿人類運動複雜性的能力,顯示出中國正不斷縮小與美國這類技術超級大國的差距。
美股雷達
根據 ReadMultiplex 平台的報告,人形機器人正引領全球機器人技術變革,逐步應用於高收入家庭和工業生產領域,預估到 2030 年,全球市場規模可望達到 24 兆美元,解決勞動力短缺並改變社會生產生活方式。 其中家庭應用和工業應用將各占 50%。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走高,終場上漲 552.61 點,收在 20787.64 點,成交量 3266.58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賣超 387.73 億元,投信買超 8.62 億元,自營商賣超 10.57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385.78 億元,其中,投信由賣轉買,自營商連續四日賣超,外資則由賣轉買。
台股新聞
5 月首日開盤,在美股 1 日四大指數走強下,台股今 (2) 日開高,開 20534.08 點,上漲 299.05 點,台積電、鴻海、廣達等電子權值股連袂走強,指數持續上攻,一度漲近四百點,隨後漲幅收斂。早盤估量 3723 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放大。
在一次公開演講中,中國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王興興,提出了一項震撼科技界的預言,稱「未來十年內,機器人將變得免費,甚至可能像今天的網路服務一樣普及。」這番言論不僅挑戰了現有產業邏輯,也激起各界對未來機器人應用的無限想像。據報導,王興興指出,「免費」指的並非是「零成本」,而是指讓用戶方的使用成本趨近於零。
專家觀點
你在怕什麼?怕說:川普關稅政策會不會一變再變?怕說:5 月 7 日半導體及藥品關稅是否會再橫生變數?怕說:繼關稅戰後,接下來恐升級至匯率戰?你的擔心、你的煩惱,這些我都知道,但是各位想想:隨著市場對川普關稅恐慌情緒遞減、多國協商取得良好進展、VIX 恐慌指數大舉降溫、美債券殖利率下滑、美股回升反彈,加上融資斷頭大換手籌碼史上最乾淨、國安基金還在場內、新台幣升值態勢外資買盤回籠、第二季關稅豁免急單效應延續、且日、韓、新加坡、菲律賓… 等 15 國股市都已率先回補「川普防線缺口」、以及 5 月進入股東會旺季效應行情,因此,在最壞的狀況已過下,只要補量,台股將隨時可望回補 21235 點川普防線缺口位置,震盪驚驚漲的格局,選股才是重點。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低走高,終場上漲 2.40 點,收在 20235.03 點,成交量 2731.17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賣超 16.36 億元,投信賣超 1.79 億元,自營商賣超 81.79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99.95 億元,其中,投信終止連續五日買超,由買轉賣,自營商連續三日賣超,外資則終止連續三日買超,由買轉賣。
美股雷達
Fortune《財富》中文網指出,全球在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上出現明顯分歧,一方面充滿期待,另一方面又面對技術與倫理的質疑。目前,市場上的體現智慧機器人(Embodied AI)主要分為「人形」與「非人形」兩大路線,代表著截然不同的技術哲學與商業發展策略。
專家觀點
台股繼上周站上月線後,本周進一步成功挑戰 2 萬點大關,多頭氣勢延續。更值得留意的是,這波上漲過程中融資卻持續「減肥」,截至 4/29 降至 2090 億元,較 4/9 的 2237 億元大幅減少,創下波段新低。與此同時,外資連續三日買超、合計逾 300 億元,投信也連五日加碼,反映籌碼從散戶流向主力與法人,市場結構更加健康。
台股盤勢
電子權值股今 (30) 日表現壓抑,台股早盤呈現震盪走勢,最低跌至 20190.42 點,不過一度翻紅漲至 20256.51 點,預估成交量 2600 億元。不過今天金融股及機器人概念股表現亮眼,支撐大盤走勢。 電子權值股今天表現相對壓抑,台積電 (2330-TW) 上演 9 字頭保衛戰,以 901 元開出,跌 0.11%,鴻海 (2317-TW) 及聯發科 (2454-TW) 約跌 0.7%。
美股雷達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再出驚人預測,周一(28 日)他在社交平台 X 上表示,機器人將在幾年內超越優秀人類外科醫生,並在約 5 年內超越人類最頂尖外科醫生。馬斯克是在回覆科技評論員 Mario Nawfal 宣傳機器人手術室的帖子時作出上述預測。
專家觀點
月線上下震盪盤堅、站穩月線再戰季線今日台股第二天站穩月線,終場上漲 161 點作收、收在 20034 點上,不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成交量不增反減,終場萎縮至 2158 億元水準,顯見市場追價意願仍是相當地謹慎保守,因此,明日就得迅速補量上攻,來化解「量價背離」的疑慮,否則,不免將有拉回再一次回測 10 日線的風險存在,真的是不可不慎!不過,短線若有拉回,其實大家也無須過於緊張或恐慌,畢竟隨著電子股重回主流、費半指數及 Nasdaq 指數已率先回補掉 4/7 日跳空缺口位置,況且,台股又有國安基金和八大官股行庫買盤的加持、以及台股本益比已從 22 倍降到 15 倍、融資斷頭大換手籌碼史上最乾淨、美國聯準會 (Fed) 降息預期,加上 520 行情發酵、政策偏多心態濃,在在都有利於台股震盪換手續攻;並且隨著台股回檔修正下來,金融三業 3 月順勢逢低加碼 517 億元,預期 4 月逢低加碼幅度將更大,就如金融業者所言:許多優質股已來到逢低加碼的時機,加上台股配息高又穩定,此時,趁著低檔不趕緊建立部位,真的很可惜!現階段有太多太多被錯殺的明珠可以挖掘隨著美中貿易緊張情勢有望降溫、多國貿易協商進展順利、VIX 恐慌指數大舉滑落、以及美股匯債齊揚,在最壞的狀況已經過去下,單兵該如何快速借力使力、運用川普這 90 天空窗期賺錢?基本上,可概分為二大類:第一、從四月火線報告免費送給群組粉絲好友的廣達 (2382-TW),其股價率先反彈至季線附近,短短不到 1 個月時間彈幅已達 42.5%,而且未來這類的股票將會愈來愈多,譬如網通康全電(8089-TW)、訊舟(3047-TW)、揚智(3041-TW)、PA 穩懋(3105-TW)、宏捷科(8086-TW)、工業電腦欣技(6160-TW)、電子通路茂綸(6227-TW)、文曄(3036-TW)… 等低位階個股,今日隨即跟進急拉漲停,包括 AI 伺服器鴻海(2317-TW)、緯穎(6669-TW) 等也逐步加溫上來,這些都是大家可留意的機會。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走高,終場上漲 393.92 點,收在 19872.73 點,成交量 2875.02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買超 145.68 億元,投信買超 40.68 億元,自營商買超 27.39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213.75 億元,其中,投信連續三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90.22 億,而自營商終止連續十九日賣超,由賣轉買,外資則由賣轉買。
台股新聞
背光模組大廠瑞儀 (6176-TW) 擴大新品布局,除了前光板出貨大增外,也接獲超穎透鏡訂單並開始量產出貨,應用於工業用機器人 3D 感測等領域,超穎光學量產線預計第三季啟動。瑞儀表示,前光板產品已被電子閱讀器、電子紙領導品牌採用,2024 年出貨量已成長 429%,隨著技術革新,全彩、低眩光、防止視覺疲勞的電子閱讀材料將備受市場青睞,將與芬蘭子公司 Nanocomp 協力開發高性能、超薄的前光板。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走低,終場下跌 160.33 點,收在 19478.81 點,成交量 2411.23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賣超 62.09 億元,投信買超 19.37 億元,自營商賣超 35.77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78.49 億元,其中,投信連續兩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49.54 億,而自營商連續十九日賣超,外資則由買轉賣。
港股
港股三大主要指數周三 (23 日) 於高位經歷震盪後收盤上漲。截至收盤,恒生指數報 22072.62 點,上漲 2.37%,成功站回 22000 點關口上方。恒生科技指數表現強勁,收漲 3.07%,報 5049 點。國企指數也錄得上漲,漲幅為 2.08%。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頻頻拋出政治立場與美國政府效率部 (DOGE) 言論,引爆市場震盪,知名分析師直言:「這是紅色警戒等級的危機!」而財報發布前夕,特斯拉 (TSLA-US) 週一股價暴跌近 6%。特斯拉陷多重風暴,Wedbush 分析師 Dan Ives 警告,馬斯克若再不回頭,可能導致特斯拉品牌遭遇 15% 至 20% 永久性需求消失的災難性後果!Ives 示警: 「我們正處於特斯拉 (TSLA-US) 史上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