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美國財政部周三(14 日)宣布,對伊朗祭出新制裁,針對的是伊朗企圖在國內生產彈道飛彈零件的活動,這是美國總統川普今年 2 月恢復對伊朗「極限施壓」以來的最新制裁。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以支援伊朗彈道飛彈計畫為由,公布對 6 名個人及 12 個實體實施新制裁,包括多家設於中國和香港的企業。
能源
美國媒體 NBC 報導,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 (Ayatollah Ali Khamenei) 的高級顧問透露,伊朗準備與美國總統川普簽署核子協議,條件是美國取消所有的經濟制裁,消息曝光後,拖累國際油價在周四 (15 日) 亞洲盤中下挫近 2%。
美股雷達
綜合《The Daily Wire》等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13 日) 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發表演講時談到了美國外交上的新方向,強調將致力於以「壓倒性力量」及「毀滅性武力」在必要時保衛美國,並稱「審判是上帝的責任,我的責任是捍衛美國」,同時提出為中東打造和平與穩定的新願景,邀請伊朗擺脫過去,走向更有希望的未來。
人在中東訪問的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13 日) 在沙烏地阿拉伯對其重塑中東構想做出迄今最清晰地闡述,同時對該地區既拋出合作誘餌,又揮舞制裁大棒。這場外交攻勢涉及伊朗核談判、加薩衝突、敘利亞制裁及區域盟友關係調整等多重議題,揭露美國中東政策的矛盾與現實困境。
美國財政部於 5 月 13 日宣布,制裁近 20 家協助伊朗將原油輸出至中國的企業,這些企業多為幌子公司與掩蓋伊朗石油來源的傀儡機構。這波制裁是川普政府對伊朗採取「極限施壓」戰略的一環,目的在於切斷伊朗透過石油所得資金支持核武與軍事活動的資金流。
根據《路透》報導,兩名西方安全官員與一名中東地區官員透露,伊朗正在準備向俄羅斯交付 Fath-360 (法塔赫 360)短程彈道導彈,可能成為俄烏戰爭的關鍵軍援轉折。這款短程導彈若部署於戰場,將進一步強化俄軍對烏克蘭的軍事打擊能力。美國早在去年便指控伊朗已向俄羅斯提供飛彈,但當時並未包括導彈。
國際政經
《Zerohedge》報導,美伊核協議談判進入第四輪前夕,美國空軍一架 B-2「幽靈」匿蹤轟炸機自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基地返航,飛往位於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 (Whiteman AFB),引發外界關注。根據公開來源情報 (OSINT) 社群 X 平台(前 Twitter)帳號 EISNspotter 發布的飛行追蹤資訊,美國空軍一架 B-2「幽靈」匿蹤轟炸機正在自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基地返航,飛往位於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 (Whiteman AFB)。
國際政經
自從川普在 5 月初對伊朗發出新的制裁威脅後,美國財政部加大了對伊朗石油相關產業鏈的制裁。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OFAC)2025 年 5 月 8 日宣布,對中國的「茶壺」煉油廠採取第三次制裁行動,並首次針對港口碼頭營運商。此次制裁的主要對象為位於河北省的河北新海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因其涉嫌購買伊朗出口的原油。
據《美聯社》周三(7 日)報導,兩名美國官員透露,美國總統川普計劃下周訪問沙烏地阿拉伯期間宣布,美國將把「波斯灣」更名為「阿拉伯灣」。阿拉伯國家一直推動更改伊朗南部海岸附近這片水域的地理名稱,伊朗則一直保持與波斯灣的歷史連結。自 16 世紀以來,這裡就被廣泛地稱為波斯灣,但在許多中東國家阿拉伯灣的說法更普遍。
能源
國際油價周五 (4 日) 下挫逾 1%,本周跌幅擴大到超過 7%,在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友 (OPEC+) 決定 6 月產量政策的重要會議之前,投資人明顯轉趨謹慎。能源商品價格布蘭特原油 (Brent) 期貨價格下跌 84 美分或 1.4%,收在每桶 61.29 美元。
美股雷達
據《CNBC》,美國總統川普周四 (1 日) 表示,任何購買伊朗石油或石化產品的國家或個人,都將被禁止與美國進行任何商業往來。受此消息影響,美國西德州原油期貨上漲 1.03 美元,或 1.77%,收在每桶 59.24 美元。布蘭特原油則上漲 1.07 美元,或 1.75%,報每桶 62.13 美元。
國際油市再度瀰漫緊張氛圍。市場普遍預期,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 (OPEC+) 本周日 (5/5) 召開視訊會議時,沙烏地阿拉伯將再次主導聯盟大幅增產,藉此懲戒未遵守減產配額的成員國如哈薩克與伊拉克,並穩固其在聯盟中的主導地位。根據彭博調查,約 60% 交易員與分析師預估,OPEC + 可能在 6 月恢復的產量增幅將再度高於原定的 13.8 萬桶 / 日,甚至可能與 4 月出乎市場意料的 41.1 萬桶 / 日增幅相當。
國際政經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周二(22 日)宣布,伊朗和美國兩國技術團隊的專家級會談推遲至 26 日舉行。巴加埃表示,根據阿曼的提議,並經伊朗和美國代表團同意,原定於 23 日舉行的伊美間接會談框架內的技術會談延至 26 日舉行,兩國代表團團長將出席。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 (17 日) 駁斥《紐約時報》報導指他勸阻以色列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的說法,並稱自己傾向於和平解決問題,但警告伊朗不要想要擁有核武器,並稱美國不會要伊朗的領土或資源。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時說:「我不急於這麼做,因為我認為伊朗有機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過上幸福的生活,不再有死亡,我樂意看到這一點。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9 日)表示,已設定最後期限,在此之前伊朗必須與美國就伊核問題達成協議。如果伊朗不放棄核武計畫,以色列可能會帶頭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當記者追問細節時,川普說:「我方還有一點時間,但時間不多了,因為我方不會讓他們(伊朗)擁有核武。
據俄羅斯《衛星社》報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周一(7 日)表示,俄羅斯、中國和伊朗三方周二將在莫斯科磋商伊核問題。她說:「(磋商)將於明天,也就是 4 月 8 日舉行。」此前伊朗外交部稱,俄羅斯、中國和伊朗三方代表將於 4 月 7 日至 8 日在莫斯科磋商伊核問題。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周五 (21 日) 報導,在美國對中國一間獨立煉油廠及其供應伊朗石油的船隻實施新制裁後,中國對伊朗石油的進口在短期內可能會減少,這主要是由於運費上升。然而,交易商認為,買家將尋找規避措施,以確保至少部分伊朗石油繼續流入。美國在本周四對包括位於中國山東省的獨立煉油廠「山東壽光魯清石化有限公司」以及向這些工廠供應石油的船隻進行了新一輪制裁。
大陸政經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國、俄羅斯及伊朗周五 (14 日) 在北京成功舉行三方會晤,並發表聯合聲明。此次北京會晤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主持,俄羅斯聯邦外交部副部長裏亞布科夫、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加裏布阿巴迪分別與會。據報導,中俄伊三方在此次北京會晤中,重點就核及解除制裁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意見交換。
大陸政經
中國、俄羅斯與伊朗周五 (14 日) 上午在北京舉行了伊朗核問題會晤,旨在就伊朗核問題及其他共同關心的議題交換意見。此次會晤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主持,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伊朗副外長加里布阿巴迪均出席了本次北京會晤。據中國央視報導,本次三方會晤聚焦於複雜的伊朗核問題,並探討了其他共同關切的事項。
國際政經
彭博周二 (4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俄羅斯同意協助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與伊朗就包括伊朗核計畫及其支持區域反美代理人等問題進行溝通。川普於 2 月的電話會議中向俄羅斯總統普丁表達這一需求,隨後美國政府高層也在沙烏地阿拉伯與俄方官員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