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市場回暖:緯創、卜蜂業績攀升,科技及消費需求持續增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市場動態:緯創與卜蜂業績攀升,消費力回暖及科技產業持續成長
緯創 (3231-TW) 公布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92.42億元,年增58.6%,顯示出其在AI及數位內容領域的強勁成長動能,並計劃投入52.8億元擴建竹北AI第二廠區,顯示其對未來市場需求的信心[1]。此外,金管會報告顯示,9月全台信用卡簽帳金額重返4032億元,前9月累計達3.68兆元,創歷史新高,顯示消費力回升,並反映出經濟活動的復甦[2]。這些數據不僅顯示出企業的投資擴張意圖,也反映出消費市場的活力,為未來經濟成長的潛力提供了支持。
在工業節慶祝大會上,總統賴清德強調台美關稅談判的進展僅缺「臨門一腳」,期望降低美國對台灣的20%暫行關稅並爭取最惠國待遇,並提出企業加薪、設托嬰中心及支持國防自主等三大請求,以促進產業轉型[3]。同時,受益於輝達及美光股價上漲,主動式海外股票型ETF (00988A-TW) 今日表現亮眼,成交量超過萬張,顯示市場對AI相關產業的熱情持續高漲。專家指出這將為相關供應鏈帶來成長動能,儘管短期內仍需面對美國政府關門及流動性問題的挑戰[4]。這些動態顯示出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的重要性,並反映出政府與企業界的合作對於應對外部挑戰的必要性。
卜蜂 (1215-TW) 最近公布的財報顯示,2025年前九個月稅後純益達23.4億元,年增85.88%,每股純益達7.94元,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出其在即食加工品及自有飼養業務的強勁表現[5]。此外,上銀 (2049-TW) 在法人說明會中透露,正積極與多家人形機器人研發公司接洽,並已進行樣品測試,預計機器人營收占比將維持在9-10%[6]。這兩家公司均展現出在各自領域的創新與成長潛力,卜蜂的擴產計劃及上銀的技術研發,為未來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基礎,並可能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根據櫃買中心的最新數據,上櫃公司在10月的營收達到2,506億元,年增6%,顯示出在AI浪潮及雲端運算需求的推動下,半導體及其他電子產業持續蓬勃發展[7]。然而,鋼鐵、建材及金融業則面臨衰退壓力,鋼價下跌及市場波動成為主要影響因素,顯示出這些傳產行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中的脆弱性。儘管如此,上櫃公司的整體基本面仍顯示出穩健的增長潛力,反映出市場需求的強勁,未來在科技驅動的背景下,相關產業的發展仍值得持續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 緯創前三季獲利192億EPS 6.43元 再砸52.8億投資竹北AI第二廠區
- 國人9月刷卡額重返4千億 前9月刷出3.68兆元創同期新高
- 賴清德:台美關稅談判「缺臨門一腳」三大請求籲產業轉型順利
- 主動式海外ETF吸睛 輝達、美光助攻00988A價量齊揚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