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市場增長潛力顯現:AI廠擴建、消費回暖及企業創新推動經濟發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市場顯示增長潛力:緯創擴建AI廠、消費回暖、企業創新持續推動經濟發展
緯創 (3231-TW) 公布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92.42億元,年增58.6%,顯示出其在AI及數位內容領域的強勁成長動能,並計劃投入52.8億元擴建竹北AI第二廠區,顯示其對未來市場需求的信心[1]。此外,台灣的消費市場也顯示出回暖跡象,9月信用卡簽帳金額重返4032億元,前9月累計達3.68兆元創新高,反映出國內消費力的增強及經濟復甦的潛力[2]。這些數據不僅顯示出企業的投資擴張意圖,也為消費市場的活絡提供了進一步推動經濟成長的良好基礎。
總統賴清德在工業節慶祝大會上強調台美關稅談判的關鍵進展,期望降低美國對台灣的20%暫行關稅,並爭取232條款的最惠國待遇,顯示政府對產業轉型的重視[3]。隨著輝達和美光股價的強勁反彈,主動式海外股票型ETF (00988A-TW) 表現亮眼,成交量激增,顯示市場對AI相關產業的熱情持續高漲[4]。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並且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企業轉型與創新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卜蜂 (1215-TW) 近日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財報顯示,稅後純益達8.8億元,創下新高,顯示出其在即食加工品及自有禽畜飼養業務上的強勁表現,前九個月的EPS達7.94元,超越歷年紀錄,顯示出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持續增強[5]。此外,上銀 (2049-TW)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發展也引起市場關注,董事長卓文恒透露公司正與多家業者接洽,並已進行樣品測試,預計機器人營收占比將穩定在9-10%[6]。這些動態顯示出台灣企業在不同領域的創新與成長潛力,尤其是在食品加工及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上,未來將可能成為市場的重要驅動力。
根據櫃買中心的最新數據,上櫃公司在10月的營收達到2,506億元,年增6%,顯示出在AI浪潮及雲端運算需求的推動下,半導體及其他電子產業持續蓬勃發展[7]。然而,鋼鐵、建材及金融業則面臨衰退壓力,鋼價下跌及市場波動成為主要影響因素,顯示出這些傳統產業的挑戰加劇。儘管如此,上櫃公司的整體基本面仍顯示出穩健的市場需求,未來在科技創新及產業轉型的背景下,可能會出現新的成長機會,特別是在AI及綠能領域的持續發展中,為投資者提供了潛在的布局機會。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 緯創前三季獲利192億EPS 6.43元 再砸52.8億投資竹北AI第二廠區
- 國人9月刷卡額重返4千億 前9月刷出3.68兆元創同期新高
- 賴清德:台美關稅談判「缺臨門一腳」三大請求籲產業轉型順利
- 主動式海外ETF吸睛 輝達、美光助攻00988A價量齊揚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