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瞄準醫療應用!傳打造AI健康助理 挑戰蘋果與Google未竟醫療夢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綜合外電
根據《Business Insider》周一 (10 日) 報導,生成式人工智慧 (AI) 巨頭 OpenAI 正評估進軍消費性醫療市場,考慮開發個人健康助理或健康資料整合平台,為公司繼 ChatGPT 之後最具野心的新事業。

消息人士指出,OpenAI 的目標是透過 AI 技術讓用戶能更有效掌握自身健康資料,並在長期上挑戰 Google(GOOGL-US)、蘋果 (AAPL-US) 與微軟 (MSFT-US) 等科技巨頭過去屢試不成的領域。
OpenAI 拒絕就相關傳聞置評,但近期的人事布局顯示公司正積極構築醫療生態系。
該公司於 6 月延攬公共健康科技公司 Doximity 共同創辦人葛羅斯 (Nate Gross) 出任醫療策略主管,8 月再聘前 Instagram 高階主管亞歷山大 (Ashley Alexander) 為健康產品副總裁。葛羅斯在 10 月的全球健康科技大會 (HLTH) 上透露,ChatGPT 每周吸引約 8 億活躍使用者,其中相當比例會詢問健康相關問題,顯示 AI 在健康資訊領域的滲透度極高。
AI 助理與病歷整合平台 OpenAI 準備重塑健康科技版圖
消息人士透露,OpenAI 正在研究多項可能方向,包括打造具醫療知識的個人健康助理,或開發整合使用者病歷資料的 AI 應用。這將使 OpenAI 直接與 Alphabet 旗下 Verily、Apple Health 及微軟早期的 HealthVault 等產品競爭。
過去 20 年,科技大廠多次嘗試建立「個人健康紀錄」(Personal Health Record),讓民眾能集中管理自身醫療資料,但最終多半失敗。Google 的健康紀錄服務在 2011 年因使用率低而關閉;微軟 HealthVault 在 2019 年停止運作;亞馬遜 (AMZN-US) 的 Halo 健康追蹤業務也在 2023 年終止。蘋果目前仍提供 iPhone 的 Health Records 功能,但需醫院簽訂資料共享協議才能連接病歷,使用上仍受限。
產業人士指出,OpenAI 有望利用生成式 AI 突破既有瓶頸。Menlo Ventures 合夥人 Greg Yap 表示:「消費者過去會問 Google 健康問題,如今正轉向大型語言模型。OpenAI 在這領域具巨大優勢。」
隱私與合作模式成關鍵 OpenAI 謹慎測試醫療市場
不過,健康資料的隱私與整合仍是最大挑戰。法律顧問 Jennifer Yoo 指出,若 OpenAI 要打造 AI 健康助理,需面對跨醫療系統資料分散與監管合規的問題,建議與 Health Gorilla、Particle Health 等中介公司合作,以便整合多源病歷資料並標準化處理。
OpenAI 目前並未鼓勵用戶上傳個人病歷,也未涉入醫療診斷或治療功能。公司近期更新的使用政策禁止 AI 產品取代醫師角色,但仍允許 ChatGPT 提供一般性醫學資訊。其 AI 健康研究負責人也澄清,OpenAI 並未調整模型能力。
若 OpenAI 選擇不直接處理病歷資料,外界預期其可能採用類似蘋果 HealthKit 的合作模式,與第三方醫療或檢測服務共享資料。葛羅斯在 HLTH 會議上也提到:「我們想達成最大效益的方式,是建立一個強大的合作夥伴生態系。」
此外,OpenAI 也同步布局臨床端應用,與製藥巨頭禮來 (LLY-US) 及賽諾菲 (Sanofi) 合作開發 AI 藥物設計工具,並與健康科技新創 Penda Health 合作臨床決策輔助系統。投資人認為,這顯示 OpenAI 不僅企圖切入消費性醫療市場,也正逐步侵入醫療產業鏈核心。
《Business Insider》指出,若 OpenAI 能成功推出整合式 AI 健康應用,將可能重塑長期停滯的個人健康紀錄市場,甚至改變消費者獲取健康資訊的方式。
- 11/12吳嘉隆、盧燕俐聯手解析投資新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