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CSIS:美國EDA出口管制加速中國「去美國化」實際上是「雙面刃」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CSIS) 本月發布報告,聚焦半導體出口管制背景下,中國在晶片設計領域的「去美國化」策略。《半導體出口管制雙面刃-電子設計自動化》指出,美國憑藉龍頭企業在晶片設計市場中占據約 70% 的份額優勢,實施出口管制以限制中國獲取先進技術。然而,這項措施是一把「雙面刃」,也導致美國晶片設計收入占比直線下降。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CSIS:美國EDA出口管制加速中國「去美國化」實際上是「雙面刃」(圖:shutterstock)

EDA:晶片設計的基石與美國的市場主導地位

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被稱為晶片設計的「基礎設施」,它負責連接晶片的前端邏輯設計與後端物理製造,並在驗證製程性能、確保設計符合製造規範以及監控晶片性能方面,扮演了三大核心功能。對於 7 奈米 (nm) 及以下先進製程的晶片設計而言,EDA 工具是「必需品」。

全球 EDA 市場呈現由美國企業主導的高度集中格局。Synopsys、Cadence 和 Siemens EDA 這三大美國廠商,合計占據全球約 70% 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市場,雖然美國的主導地位略有鬆動,但截至 2023 年,這三巨頭仍占據約 80% 的市場份額,儘管此占比已較六年前的 90% 有所下降。

(來源:CSIS報告)
(來源: CSIS 報告)
中國的應對與本土發展

面對美國的出口管制,中國推動「設計排除」(design-out) 和「設計繞開」(design-around) 策略,並透過國家政策與資金支持,大力投資發展本土 EDA 工具與半導體智慧財產權 (SIP)。

據報導,中國 EDA 產業在政策與資金支持下確有進展。2022 年,中國本土企業在國內市場的份額提升至 12.5%。到了 2023 年,中國 EDA 市場規模達到 16.9 億美元,約占全球市場的 10%。中國領先的本土 EDA 企業華大九天 (Empyrean) 在國內市場占有 6% 份額,是最大的本土參與者。

顯著差距與規避挑戰

然而,中國 EDA 產業與國際領先水準仍存在顯著差距。本土工具目前僅能覆蓋約 70% 的 EDA 工具類別,尚未形成完整的全流程平台或工具鏈。本土企業在人才和研發投入方面也存在較大差距,難以與美國企業的技術積累和生態優勢相抗衡。例如,全球 EDA 產業每年投入約 46 億美元於研發,但中國公司僅貢獻了約 2.7 億美元。

為規避管制,中國企業採用了多種方法,包括利用空殼公司、中間商或透過第三方管道購買美國 EDA 工具。同時,美國也面臨人才挑戰,雖然美國公司是晶片設計需求的最大來源,但國內面臨關鍵技術人才短缺。相對地,中國已成為半導體設計人才的最大供應來源。這場圍繞半導體設計領導地位的競爭預計將會持續加劇。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