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多元動態:樺漢營收年減、健鼎創新高,外資持續買超及交通部迅速災後重建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市場多元動態:樺漢營收年減、健鼎創新高、外資買超及交通部災後重建迅速反應
樺漢 (6414-TW) 公布的9月營收119.2億元,雖然較上月增長10.1%,但年減7.5%,顯示出在全球市場波動下的挑戰,尤其是其系統整合事業受美國市場影響,年減幅度達28%。然而,工控設計事業的強勁表現,年增24.5%顯示出特定領域的成長潛力,品牌通路事業也展現穩健,月增14.8%[1]。同時,國安基金決定持續護盤,考量到關稅未定、資產風險及地緣政治等三大黑天鵝因素,這一策略旨在穩定市場信心,並應對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顯示出政府對於市場穩定的重視[2]。這些動態反映出在不穩定的全球經濟環境中,企業與政策制定者皆需靈活應對,以維持市場的健康發展。
健鼎 (3044-TW) 公布9月營收達69.3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並在伺服器PCB需求的推動下,第三季營收亦達193.89億元,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和穩定的成長趨勢[3]。此外,達運光電 (8045-TW) 9月營收年增173.24%,主要受益於智慧聯網AIoT應用的快速成長,顯示出該公司在技術升級及市場需求方面的成功轉型[4]。這兩家公司均展現出在各自領域的強勁表現,反映出電子產業在全球科技升級及需求多樣化背景下的持續成長潛力。未來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及新技術的導入,將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外資今日轉為買超台股達 44 億元,連續第十四個交易日買進台新金控及新光金控近 30 萬張,顯示市場對這兩家公司的信心持續增強[5]。同時,金管會核准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的合併案,合併後資產管理總額將達新台幣 5203 億元,市場排名提升至第八,顯示出合併後的整合效益及市場競爭力的增強[6]。然而,台積電則連續三日遭外資賣超,反映出市場對其短期表現的謹慎態度,可能與全球半導體市場的波動性有關,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未來的市場動向及台積電的業績表現。
花蓮馬太鞍溪因堰塞湖溢流造成的交通困難,交通部長陳世凱宣布便道施工進度超前,將於明日15時提前通車,顯示政府在災後重建中的迅速反應和效率。自9月23日災害以來,超過500人次的工程團隊全力搶修,便道將分南北單向通行,並計畫在4個月內完成鋼便橋,這不僅有助於救災物資的運輸,也為當地交通安全提供了保障。陳世凱強調,交通部將持續加強與地方的協調,確保花東地區的交通運輸順暢,展現政府在災後重建中的決心和行動力[7]。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