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Meta下一個「AR等級」的賭注、計畫為此投入數十億美元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Meta(META-US) 首席技術長博斯沃斯(Andrew Bosworth)近日透露,公司將人形機器人視為繼 AR 之後的下一個「戰略級賭注」,計畫為此投入數十億美元。

根據《The Verge》報導,在 Meta 總部接受採訪時,博斯沃斯透露,他今年初依照 Meta 執行長祖克柏的指示,啟動了公司的機器人研究計畫。
博斯沃斯指出,硬體並非人形機器人最大的挑戰,「硬體當然不簡單,但它不是瓶頸,真正的難點在軟體。」
他指出:「熟悉機器人技術的人都知道,靈巧操控是最困難的部分。這些機器人可以站立、奔跑甚至翻跟頭,但若要拿起這杯水,很可能瞬間捏碎杯子或灑光裡面的水。」
雖然 Meta 正在研發內部稱為「Metabot」的人形機器人,但博斯沃斯強調,公司不必成為硬體製造商。
Meta 計畫效仿 Google(GOOGL-US) 授權手機軟體的模式,允許符合技術規範的其他公司使用其軟體平台,以擴大機器人生態系統影響力。
Meta 新成立的超級智慧 AI 實驗室正與機器人團隊合作,建立能模擬靈巧手部動作的「世界模型」。
博斯沃斯指出,人形機器人缺乏人類從口袋取鑰匙所需的傳感循環系統,因此必須從頭建立相關數據集。他強調,若非確信團隊能完成這一目標,Meta 不會啟動此項計畫。
談到特斯拉 Optimus 機器人的研發路線時,博斯沃斯表示,Meta 的人形機器人開發邏輯與特斯拉自動駕駛平台不同。
他說:「特斯拉認為人類靠視覺就能解決問題,他們透過海量數據同樣可以不用光學雷達。我能理解特斯拉汽車如何收集數據,但無法想像他們如何為機器人取得訓練資料。」
目前,前 Cruise 自動駕駛公司執行長惠頓正在領導 Meta 的機器人團隊。博斯沃斯強調,項目成功的關鍵在於匯聚頂尖人才。
他特別提到從 MIT 挖來的「當今業界最傑出的實戰型機器人專家」金相培,以及說服設計 Orion AR 眼鏡原型軟體的資深工程師喻金松放棄退休加入團隊。
此外,任職 Meta 15 年的老將李寧則負責領導機器人工程團隊。
博斯沃斯透露,Meta 的機器人戰略仍有許多未決因素。他指出,輝達 (NVDA-US) 與高通 (QCOM-US) 等公司正在晶片層面競爭「人形機器人基礎方案提供商」,Meta 正在「評估所有選項」。
雖然他將這個項目與 AR 投資並列為戰略級賭注,但博斯沃斯刻意淡化與特斯拉 Optimus 靈巧性的比較。他說:「我認為人手不需要 23 個自由度,有兩個拇指就夠,我自己也只需要兩個拇指。」
延伸閱讀
- 祖克柏的豪賭:Meta智慧眼鏡會是下一個公司未來嗎?
- 馬斯克再度痛失大將 Optimus靈魂人物跳槽Meta
- AI讓電力市場買家、賣家界線變模糊!Meta欲進軍電力交易以加速電廠開發
- 〈台股盤後〉「積」情破滅 跌991點創第六大跌點 殺破季線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