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挑戰加劇:DRAM漲價、基本工資調整與AI產業轉型影響未來走向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面臨挑戰:DRAM價格上漲、基本工資調整及AI產業轉型影響未來走向
隨著美光 (MU-US) 宣布DRAM價格將上漲20-30%後,三星也跟進調整,第四季DRAM合約價格將上漲15-30%,NAND價格則上漲5-10%,顯示出供需緊張的市場趨勢[1]。同時,基本工資調漲議題引發熱議,調幅可能在3%左右,勞工團體則主張應接近4%以應對通膨壓力,這將考驗勞資雙方的協商能力[2]。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子產業的漲價潮與勞動市場的調整,將共同影響未來經濟走向及企業經營策略。
政府計劃發放1萬元現金,理財專家建議投資者可將此資金配置於具資本利得與穩定配息的ETF,如元大台灣50 (0050-TW)及元大高股息 (0056-TW),以達到攻守兼備的投資效果[3]。此外,中國A股市場融資融券餘額突破2.4兆人民幣,顯示市場活躍,尤其是製造業與金融業的融資淨買入額顯著,行業龍頭股票如中國平安的融資餘額已超過200億人民幣,平均漲幅達20.61%[4]。這些趨勢顯示出資金流向的明顯偏好,為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
在聯準會如預期降息後,台股持續創新高,週報收於25578.37點,顯示出市場對於降息及AI成長的強烈反應,尤其是12檔ETF報酬率超過20%[5],其中主動式ETF表現尤為突出。儘管外資持續買超202億元,轉向落後補漲股如鴻海 (2317-TW)和南亞科 (2408-TW),市場技術面卻顯示過熱,專家建議投資者需謹慎操作,留意季底結帳風險[6]。未來的市場動能仍需依賴聯準會的政策支持。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指出,儘管美國並未直接為烏俄衝突支付資金,但實際上卻因戰爭獲利,並強調北約承擔了相關軍事裝備的費用[7]。同時,歐盟考慮對俄羅斯石油進口採取貿易措施,特別針對匈牙利與斯洛伐克的「友誼管線」,以滿足美國的制裁要求,顯示出全球能源市場的緊張局勢仍在持續[8]。這一系列動作反映出美國與歐盟在應對俄烏衝突中的策略協調,並可能對全球能源供應鏈及價格產生深遠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