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動盪:Meta技術失敗、DRAM漲價潮與美國新簽證政策影響深遠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動盪:Meta技術失敗、DRAM漲價潮與美國簽證新政影響深遠
Meta (META-US) 在年度開發者大會上展示的新款智慧眼鏡遭遇技術失敗,原因被指為資源管理錯誤而非Wi-Fi問題,反映出公司在技術整合上的挑戰[1]。同時,美中在AI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核能作為穩定低碳電力來源,逐漸成為投資者的新焦點,尤其是大型科技公司如輝達、微軟及亞馬遜等,正積極布局核能以滿足未來AI資料中心的龐大電力需求[2]。這一趨勢顯示,隨著AI技術的發展,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基石。
在美光 (MU-US) 宣布DRAM價格將上漲20-30%後,三星也跟進調整,預計第四季DRAM合約價格將上漲15-30%,NAND價格則上漲5-10%,顯示出供需緊張的市場環境[3]。此波漲價潮將直接惠及台灣廠商南亞科 (2408-TW) 和華邦電 (2344-TW),模組廠也可望獲利,顯示出消費性電子旺季的需求回升[3]。另一方面,基本工資調漲議題引發關注,調幅可能落在3%左右,勞工團體則主張接近4%,以應對通膨壓力,這將考驗勞資雙方的平衡智慧[4]。在電價和通膨雙重夾擊下,企業經營壓力加大,未來市場動向值得密切關注。
中國A股市場融資融券餘額突破2.4兆人民幣,顯示出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尤其是製造業和金融業的融資淨買入額分別接近千億和百億人民幣,反映出資金對行業龍頭的偏好[5]。與此同時,台股在聯準會降息的背景下再創新高,12檔ETF報酬率超過20%,其中主動式ETF表現尤為突出,顯示出市場對科技和市值型投資的熱情[6]。這些趨勢表明,隨著資金流入和市場情緒的改善,投資者對於未來的成長機會持樂觀態度,尤其是在科技和金融領域。
上周台股在外資持續買超202億元的推動下,創下25864點的新高,顯示資金動能依然強勁,尤其是鴻海 (2317-TW) 和南亞科 (2408-TW) 等落後補漲股受到青睞。然而,市場技術面過熱的風險不容忽視,專家建議投資者應採取保守策略,並密切關注聯準會的降息動向[7]。同時,美國總統川普透露,儘管美國並未直接為烏俄衝突支付資金,但卻因戰爭獲利,這一情況可能影響全球市場的資金流向和風險偏好[8],投資者需謹慎評估未來的市場波動。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