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電價、通膨雙重夾擊!基本工資將破29000?調幅恐陷拉鋸戰 專家估3%起跳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下週五 (9/26) 最低工資審議會將召開,全台數百萬基層勞工與中小企業的目光都將聚焦在最低工資是否會寫下連十漲紀錄?今年上半年美國對等關稅、民生電價 10 月調漲的背景下,加上 CPI 過去連三年突破 2% 持續攀升的物價,都成為今年審議會上必須參採的因素。但在會議前夕,經濟部長龔明鑫與勞動部長洪申翰針對此議題看法分歧,預示當天會是場多方角力的硬仗,目前綜合多方看法,推估調幅較可能落在 3% 左右。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電價、通膨雙重夾擊!基本工資勢在必漲?調幅恐陷拉鋸戰 專家估3%起跳。(鉅亨網資料照)

根據勞動部《最低工資法》,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應參採的重要指標。回顧近幾年數據,自 2017 年以來,台灣基本工資呈現連續調漲的趨勢。這段期間,政府持續調高最低薪資,以因應生活成本的上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 2022 年開始,CPI 年增率已連續三年突破 2% 的通膨警戒線,顯示物價上漲壓力持續存在。特別是 2024 年,儘管基本工資調幅為 4.05%,但 2.18% 的 CPI 漲幅也部分抵銷了薪資增加的實質效益。


雖然薪資持續調漲,但面對不斷攀升的物價,特別是房租和外食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民眾的實質購買力仍面臨不小的挑戰。勞工團體強烈主張,基本工資調漲應至少全數反映 CPI 漲幅,以彌補勞工實質購買力的流失。他們強調,此舉不僅是為了保障勞工基本生活,更是為了分享經濟成長果實。

就在審議會前夕,先前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龔明鑫是「表達資方的看法」,他強調基本工資審議會是多方委員共同討論的機制,勞動部會堅持保障基層勞工的權益,確保收入能夠跟上物價水準。

上週龔明鑫在媒體茶會上重申立場:「產業發展不均衡,勞工薪資調幅不應一體適用」,並擔憂若基本工資過度調漲,恐將對許多仍處於困境的中小企業及傳統產業造成沉重打擊。他指出,上半年的經濟成長動能主要集中在高科技產業,但多數傳統產業正面臨訂單減少、成本增加的雙重壓力,他並強調會由經濟部代表在審議上表達看法。

這番一來一往的攻防對話,也凸顯出政府內部不同部會首長對於基本工資調漲幅度的不同考量,一方著眼於總觀經濟的穩定,另一方則聚焦於勞工的實際生活。

截至目前,勞工團體主張,本次調幅應接近 4%,月薪應從目前的 28,590 元調升至 29,734 元。他們認為,儘管國際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但台灣經濟依然保有韌性,不應以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作為壓低基本工資調漲的藉口。

代表資方的工商團體則持審慎保守態度,認為若基本工資大幅調升,將讓企業陷入經營困境,甚至可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形成物價上漲的惡性循環。他們呼籲政府在考量勞工生活之餘,也應兼顧企業的永續發展。

經濟學者普遍認為,基本工資調漲有其必要性。他們指出,過去實證研究顯示,適度的基本工資調漲對整體物價的影響有限。他們也認同,調漲幅度應理性考量,若能將調漲結果與 CPI 走勢連結,可避免過度波動,並確保基層勞工的基本生活。

此次審議會將是《最低工資法》實施後的首次會議。在物價高漲與電價調整的雙重背景下,勞資雙方如何找到平衡點,將考驗委員會的智慧。外界預期,最終調幅可能介於 3% 至 4% 之間,也有勞動部官員私下透露,權衡各項因素,調幅應落在 3% 左右,應在月薪可望突破 29,000 元關卡,以在勞工生活保障與企業營運成本間取得平衡。

表:台灣基本工資與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列表(2017–2025)

年份 基本工資月薪 (元) 薪資調幅 (%) 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 (%)
2017 21,009 5.00 0.62
2018 22,000 4.72 1.51
2019 23,100 5.00 0.55
2020 23,800 3.03 -0.23
2021 24,000 0.84 1.97
2022 25,250 5.21 2.95
2023 26,400 4.56 2.50
2024 27,470 4.05 2.18
2025 28,590 4.08 待公布

資料來源:勞動部、行政院主計總處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