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學者警告:下一場危機比2008年更糟 是「對美國政府失去信心」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隨著黃金價格衝上 3698 美元的歷史新高,白銀也觸及 14 年來的高點,經濟學家希夫 (Peter Schiff) 發出嚴厲警告,稱美國聯準會 (Fed) 在應對迫在眉睫的美國主權債務危機上,犯下「迄今為止最大的錯誤」,此舉會讓美國將面臨「比 2008 年更嚴重」的危機。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學者警告:下一場危機比2008年更糟 是「對美國政府失去信心」(圖:shutterstock)

在聯準會公布關鍵利率決策的幾小時前,歐洲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 (Euro Pacific Asset Management) 的首席經濟學家希夫指出,當前經濟的真正風險已不再是私人債務,而是外界對美國主權信用安全的觀感。


聯準會的「災難性失誤」

希夫認為,央行完全誤讀了經濟情勢,其決策應當與降息 1 碼相反。他直言:「這可能是聯準會至今犯下的最大錯誤。他們不僅不應該降息,反而應該要升息。」 

希夫相信,聯準會之所以提前結束上一輪的緊縮周期,並非因為成功抑制了通膨,而是因為對去年爆發的銀行業動盪感到恐懼,害怕持續對抗通膨會造成附帶損害。

從私人信貸到公眾信用的危機轉變

希夫認為,這個政策失誤僅是一個更大問題的症狀,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危機性質已發生根本性轉變。他堅信,這場危機將與 2008 年的金融海嘯不同,核心將不再是私人信貸的信心喪失,而是「公眾信用」的崩潰——也就是對美國政府的信心危機。

希夫指出,證據之一,就是外國債權人正持續拋售美國國債。他直接反駁了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關於美國債券是今年全球表現最佳資產的說法,指出該說法未考慮匯率因素。

希夫解釋:「美元價值今年下跌了 10%,這完全抵銷了債券的票息收益,導致外國投資者在美國國債上蒙受了重大損失。」 最新數據也顯示,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已降至約 7560 億美元,是 2009 年以來最低。

央行驅動的貴金屬漲勢

希夫還提供了一個關鍵的市場洞見:目前這波貴金屬漲勢,散戶大眾基本上是缺席的。他以旗下公司 SchiffGold 的銷售為例,表示目前的交易量遠不及 2020 年的高峰。

相反地,這波漲勢的主要驅動力是「更成熟的參與者」,特別是各國央行。他認為,當這場牛市從「央行驅動」轉變為「散戶驅動」時,目前價值仍被低估的白銀將會迎來更強勁的表現。

希夫最後警告,美國的金融體制也面臨政治威脅,例如最高法院正在審理關於川普總統是否有權解僱聯準會理事的案件,此案的判決可能「徹底摧毀聯準會的獨立性」。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