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鏡
台股新聞
台亞 (2340-TW) 旗下和亞智慧 (7825-TW) 傳出接獲美系客戶 AR 眼鏡訂單,周一股價大漲 36.75% 至 76.80 元,創興櫃登錄以來新高。市場傳出該美系客戶計畫自 2026 年起年產 1000 萬副智慧眼鏡,和亞提供自動化光學對位系統。
台股新聞
台亞 (2340-TW) 旗下興櫃股和亞智慧 (7825-TW) 深耕光學、影像與 AI 領域已久,自主開發的自動化光學對位(Active Alignment, AA)系統獲美系客戶青睞,市場傳出和亞已奪得美系客戶國際訂單,該客戶也在日前發表全新 AR 智慧眼鏡,並計畫自 2026 年起,每年生產 1000 萬副智慧眼鏡。
科技
Meta(META-US)將於周三 (17 日) 舉行的年度 Connect 大會上推出首款消費級擴增實境 (AR) 眼鏡,Meta Celeste(內部代號 Hypernova),這款備受矚目的產品標誌著智慧穿戴設備市場正式邁入 AR 時代。
美股雷達
據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周三(10 日)報導,美國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AMZN-US) 正在開發一款面向消費者的擴增實境(AR)眼鏡,代號「Jayhawk」,直接挑戰 Meta(META-US) 在 AR 裝置市場的地位。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最新《2025 近眼顯示市場趨勢與技術分析》報告,2025 年隨著國際品牌陸續釋出 AR 眼鏡原型,以及 Meta 預計在近期發佈 AR 眼鏡 Celeste,市場對 AR 裝置的關注程度開始升溫,加上 OLEDoS 產品價格下跌,預計 2025 年全球 AR 出貨量將達到 60 萬台。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三 (9 日) 報導,蘋果 (AAPL-US) 計劃今年推出 Vision Pro 首次升級版,將搭載 M4 晶片強化 AI 處理能力,並重新設計頭帶改善舒適度。這款售價 3499 美元的產品自去年 2 月上市以來,因重量過重和高昂售價導致銷售不佳,僅售出數十萬台。
台股新聞
高盛證券最新報告指出,AI/AR 眼鏡正快速邁向主流應用,預估中國大陸市場 2030 年將突破 10 億美元規模。在應用場景日益擴大及價格下探趨勢下,相關供應鏈商機可期,台廠中錼創 (6854-TW)、富采 (3714-TW) 等 Micro LED 廠商有望受惠。
美股雷達
在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上,Google (GOOGL-US) 宣佈與中國 AR 科技公司 Xreal 進行深度戰略合作,共同推出新一代 AR 眼鏡 Project Aura。這款眼鏡是 全球首款基於 Android XR 平台打造的旗艦級 AR 眼鏡,也是 Android XR 平台首款官方終端設備。
蘋果 (AAPL-US) 的晶片設計團隊近年來已成為其產品開發引擎的關鍵組成部分。隨著其在 2020 年開始以自家設計的 Mac 晶片取代英特爾 (INTC-US) 處理器,蘋果正持續擴大其自研晶片的範圍。根據媒體報導,蘋果目前正積極開發一系列新的專用晶片,這些晶片將成為其未來設備,包括首款智慧眼鏡、功能更強大的 Mac 電腦以及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平台的人工智慧 (AI) 伺服器的大腦。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走高,終場上漲 155.02 點,收在 23316.6 點,成交量縮小至 3316.28 億。觀察三大法人籌碼動向,外資「連 2 買」買超 29.77 億元;投信「連 2 買」,今日買超 27.86 億元;自營商(自行買賣)「連 2 買」買超 14.4 億元,合計三大法人買超 72.03 億元。
台股新聞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掀起「仁來瘋」效應,加上輝達近期公開「無背光增強現實數位全息技術」AR 眼鏡專利,激勵宏達電今 (17) 日股價由 48.5 元開低後,隨即翻紅,收 51.4 元,漲逾 5%,成交量 64663 張,位居本日成交第五高。根據輝達 (NVDA-US) 專利內容,新技術將可解決 AR 穿戴式裝置笨重的問題,透過「數位干涉全息技術」及特定光學設計,取代沉重的折疊光學模組,讓 AR 眼鏡更輕巧且提升沉浸感體驗;由於宏達電已在 AR、VR 領域與輝達合作多年,市場看好其成為輝達跨足 AR 眼鏡市場的潛在合作夥伴。
台股新聞
電腦週邊廠秀育 (6737-TW) 今(24)日召開法說會暨新品發布會,總經理吳川仕表示,秀育近年致力淘汰低毛利產品,今年上半年獲利已超越去年全年,預估明年營收可望成長 20%,並將推出首款 XR 智能眼鏡,售價約 2.5 萬元。吳川仕表示,秀育經歷轉型,積極布局高毛利產品已見成效;展望明年,除了鍵盤產品營收將持平外,代理產品營收可望翻倍成長,儲能系統更將新增電輔腳踏車產品線,帶動全年營收成長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