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取消訪印計畫 四方安全對話瀕臨危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根據《紐約時報》等多方消息來源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取消今年稍晚訪問印度並出席四方安全對話 (Quad) 高峰會的計畫。此舉不僅為美印關係投下震撼彈,也讓這個被視為「亞洲小北約」、意在制衡中國的戰略聯盟前景蒙上濃厚陰影。

報導將兩國關係惡化與川普與印度總理莫迪就印度和巴基斯坦 5 月份停火問題進行的交流聯繫起來。此前,兩國曾發生軍事衝突。川普聲稱他已經解決了衝突,並建議印度提名他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莫迪堅稱,美國的介入與停火無關。
導火線:關稅戰與外交摩擦
美印關係的惡化,在於川普政府以印度向俄羅斯購買原油和石油產品為由,對印度進口商品加徵高達 50% 的額外關稅。
白宮方面認為,印度購買並轉售俄羅斯石油的行為,削弱了西方因烏克蘭戰爭對俄實施的制裁效果,等於間接資助了俄羅斯的戰爭機器。然而,對印度而言,作為一個高度依賴能源進口的國家,購買價格實惠的俄羅斯石油是控制國內通膨、穩定民生的現實經濟考量,而非地緣政治的宏大算計。
除了關稅爭議,兩國領導人之間的互動也充滿火藥味。雙邊關係的惡化程度,甚至到了莫迪拒接川普數次來電的地步。
地緣政治與全球貿易格局的轉變
在華盛頓的強大壓力下,印度正積極尋求替代出路,將目光轉向東方。莫迪近期時隔 7 年再度訪問中國,出席在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 (SCO) 峰會,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了友好互動。峰會上,莫迪不僅與普丁同車相談甚歡的畫面引發關注,也重申印度將繼續甚至增加對俄羅斯石油的採購量。
美印衝突的影響遠不止於雙邊關係。一方面,美國對印度加徵關稅,可能導致美國消費者購買的服裝、鞋類等商品價格上漲。另一方面,這也促使印度與俄羅斯的經貿關係更加緊密。印度供應商可將原本出口美國的商品轉向俄羅斯等新市場,而俄羅斯也能以優惠價格獲得其所需的消費品,同時擴大對印度的能源出口。兩國目標在 2030 年前將雙邊貿易額提升至 1000 億美元。
更深遠的影響在於,美國的關稅政策與金融制裁威脅,可能正加速全球「去美元化」的進程。以上海合作組織和持續擴大的金磚國家 (BRICS) 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已在積極建立以本國貨幣進行相互投資和貿易結算的機制,以繞開美元體系。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