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8年來最冷 全台六都1-8月房市交易13.6萬棟年減27.6%
鉅亨網記者張欽發 台北
全台六都會區今 (1) 日公布 2025 年 8 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為 1 萬 6663 棟,月減 11.6%,年減 32.1%。全台六都 1-8 月房市交易 13.6 萬棟 年減 27.6%,主要今年買氣明顯較去年同期減少,整體房市維持盤整趨勢不變,不過近期逐漸有房貸政策討論的風向出現,市場關注後續發展。

今年前 8 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續創八年來最冷,台北市、台南市同樣創八年最低,新北市、高雄市則是近九年新低紀錄。
信義房屋 (9940-TW) 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8 月因為地政機關可以辦理過戶時間較 7 月減少 9%,因此移轉棟數呈現月減狀況,且單月的買賣移轉棟數已經呈現趨勢性年減,也可看出房市進入冷靜期,未來影響房市比較直接還是在政策面,去年 8 月銀行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房貸自主管理,到年底也將屆滿一年,銀行動向將是影響房市重要關鍵。
曾敬德指出,在房貸管控後民眾看待房市趨於保守,再加上貸款問題,買氣表現一般,近期已經有房貸政策討論的風向出現,緊接 9 月的央行理監事會議,可能房貸政策變化幅度有限,但是年底銀行的自主管理已經實施滿一年,是否有調整空間,可能會是一個資金面的觀察指標。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8 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減 11.6%,其中,僅台中市月增 2.3%,其餘五大都會區均量縮,台北市月減 17.8%,新北市量縮 15.2%,桃園市月減 20.6%,台南市量縮 7.6%,高雄市月減 8.7%。
陳金萍表示,由於房市交易與登記約莫有 1 個月左右的時間差,8 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 7 月至 8 月初的市況,因適逢暑假出遊旺季,房市交易相對清淡,加上今年 7 月至 8 月初有颱風與豪大雨干擾,影響民眾看屋、購屋時程,此外,在銀行房貸緊縮持續且少了新屋交屋潮挹注下,8 月交易量較 7 月減少 11.6%。
陳金萍說,與 7 月相比,僅台中市逆勢成長 2.3%,表現最為亮眼,台中市的東區、南區與梧棲區均有新屋交屋潮挹注,較 7 月大增超過百棟,推升房市交易量,成為六都中唯一月增的都會區。
另與 2024 年 8 月相比,六都交易量合計年減 32.1%,其中台北市年減 33.4%,新北市年減 34.3%,桃園市年減 30.4%,台中市年減 25.1%,台南市年減 37.4%,高雄市年減 35.4%。
陳金萍指出,2024 年 8 月國內經濟持續復甦、出口暢旺,民眾消費、購屋信心強,但因銀行房貸逼近滿水位,央行籲請銀行降低不動產放款集中度,讓部分民眾購屋態度轉趨保守,不過,仍未完全反映房貸限縮的影響,房市交易量仍處相對高檔;反觀今年,國內房市政策持續調控、銀行資金緊縮仍持續,而美國川普的關稅政策談判仍未有定數,衝擊部分民眾購屋意願,讓今年 8 月的交易量遠低於去年同期,年減逾 3 成。
陳金萍指出,進一步觀察今年 1-8 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整體交易量合計為 135,721 棟,較去年同期年減 27.6%。其中台北市年減 26.0%,新北市年減 30.3%,桃園市年減 18.9%,台中市年減 24.9%,台南市年減 32.3%,高雄市年減 34.5%。
另觀察歷年交易量發現,今年前 8 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續創八年來最冷,台北市、台南市同樣創八年最低,新北市、高雄市則是近九年新低紀錄。
陳金萍指出,隨著關稅政策正式落地,但談判尚未完全定案,不確定性仍高,未來經濟成長動能面臨挑戰,也進一步牽動內需市場與房市買氣;此外,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與銀行授信趨嚴,市場資金壓力並未減輕,購屋族在資金籌備上仍面臨挑戰。展望後市,關稅變數與資金環境緊俏將持續干擾房市,整體市場氛圍依舊偏向觀望,雖部分屋主願意「降價促成交」,交易量能有回升契機,但整體成長空間仍相對有限。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