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從英特爾到洛馬:美國政府參股私企 引發市場扭曲與創新憂慮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政府考慮參股國防企業,引發創新與利益衝突的激烈辯論。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從英特爾到洛馬:美國政府參股私企 引發市場扭曲與創新憂慮(圖:shutterstock)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本周暗示,川普政府繼入股英特爾 (INTC-US) 後,正考慮對洛克希德馬丁 (LMT-US) 或波音 (BA-US) 等主要國防承包商採取類似措施,此舉迅速引發了華府的廣泛討論。


川普政府日前斥資 89 億美元,收購晶片製造商英特爾 10% 股權,資金來自《晶片與科學法案》的補助和五角大廈的半導體生產計畫,旨在提振國內晶片生產並強化對中國的技術優勢。

川普總統稱這項投資對英特爾和美國而言是「一筆大交易」。然而,此舉引發了華府的兩極反應:共和黨參議員 Rand Paul 批評這是「走向社會主義」的一步,而民主黨參議員 Bernie Sanders 反倒支持,認為納稅人從政府對企業的慷慨補助中應有權獲得合理的回報。

針對政府潛在入股國防企業的提議,專家們紛紛提出嚴厲警告。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 Todd Harrison 表示,這將是美國現代史上前所未有之舉,等於「為國家安全放棄自由市場」,並轉向中國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而非美國傳統。

他擔憂,政府持股將對產業競爭產生「扭曲」效應,並製造嚴重的利益衝突,例如負責重大採購的政府官員可能同時在得標公司董事會任職,這可能導致合同授予的抗議增加,並阻礙新創企業的發展,最終將「扼殺創新」。

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執行董事 Doug Birkey 指出,歷史經驗顯示,政府直接干預國防工業事務,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費城海軍航空工廠,往往導致「效率低下和創新不足」。他進一步比喻,政府參股恐使產業變得像「基地調整與關閉程序」一樣,被「政治左右」,而非以提升戰力為目標。

Harrison 也補充,這種結構將使美國國防工業更像中國,由政府主導開發而非有機創新,導致創新落後。

此外,政府對輝達 (NVDA-US) 人工智慧 (AI) 晶片對中國銷售政策的反覆,也凸顯了國家安全與商業利益之間的緊張關係。前國家安全官員 Matt Pottinger 擔心,這種做法可能「變相地將國家安全限制貨幣化」,反而為中國提供所需技術。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