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AI晶片戰 輝達+台積電攻占2奈米

先探投資週刊


從蘋果、輝達到高通、亞馬遜等,紛紛將產品交由台積電生產;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快閃來台,鎖定 Rubin 平台的合作,凸顯台積電技術優勢已被綁定需求,在全球競爭中穩居領先地位。


【文/吳旻蓁】

日前,台積電二奈米技術洩露一事驚動市場。檢方調查發現,確認至少九名工程師涉案,其中包括三名來自專注於二奈米試產的新竹寶山 Fab 20 廠,以及六名來自研發支援部門的員工。由於台積電是全球最先進的高階晶圓代工廠,二奈米晶片更是產業內門檻最高的技術,這一事件不僅觸及核心競爭力,也讓外界更加警覺台灣在先進製程領域面臨的挑戰與風險。尤其在此關鍵時刻,台積電已規劃於今年底啟動二奈米量產,象徵台灣在技術戰場上持續領先,而突如其來的洩密案,無疑加深市場對國際競爭態勢的憂慮。

二奈米成兵家必爭之地

進一步追查顯示,機密資料流向日商設備廠東京威力科創(TEL),而TEL正是日本晶片國家隊 Rapidus 的重要夥伴。Rapidus 為追趕二奈米,已在二四年十二月完成極紫外光(EUV)曝光機的安裝,且於今年七月十八日更宣布成功試產二奈米晶片,引起市場高度聯想新進展並非巧合。

據悉,為了幫助 Rapidus 實現二奈米計畫,日本政府投入了巨額資金支持,除了推出一系列政策降低研發與量產門檻外,還承諾投資一.七兆日圓(約三五○○億台幣);在二五年剩餘時間內,Rapidus 預計可再獲得一○○○億日圓(約二○○億台幣)的資金挹注,這筆資金對於縮短研發周期、實現二奈米量產至關重要。然而,即便日本全力支持,市場普遍認為 Rapidus 在規模、良率與技術累積上,與台積電之間仍存在巨大差距。當前在二奈米競爭格局中,主要玩家包括台積電、三星、英特爾,以及急起直追的 Rapidus。目前,三星計畫正逐步改進其二奈米GAA節點製程,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正式量產;英特爾則在新任執行長的帶領下,力拚以十八A製程重返領先。

不過,台積電早已穩步推進自身的二奈米藍圖。根據供應鏈資訊,台積電二奈米製程將於今年第四季如期量產,初期代工報價上看每片約三萬美元。雖然單價高昂,但蘋果(Apple)、超微(AMD)、高通(Qualcomm)、聯發科、博通(Broadcom)以及英特爾(Intel)等大客戶已迫不及待,在年底前陸續導入量產或啟動合作,確保卡位先機。且二六年,這些客戶的投片量將再放大,到二七年,包括 AI GPU 龍頭輝達(Nvidia)、亞馬遜(Amazon)旗下 Annapurna、Google、Marvell、比特大陸等十餘家科技巨頭亦都將加入二奈米量產行列,帶動需求再度升級。

科技巨頭搶台積電產能

由此可見,台積電持續掌握先進製程規模與技術的雙重優勢,也因此成為國際科技巨頭爭相綁定的核心資源。對此,八月二十二日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便閃電訪台,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會面,洽談下一代 Rubin 平台的生產合作。黃仁勳更透露 Rubin 平台已有六款產品設計定案並交由台積電下單,涵蓋 CPU、GPU、NVLink 交換器晶片、網通晶片、交換器晶片以及矽光子交換器晶片。此舉顯示,輝達刻意加快腳步與台積電強化合作,凸顯台積電先進製程已被全球龍頭企業綁定需求,技術領先優勢更加鞏固。(全文未完)

來源:《先探投資週刊》2367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先探投資週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