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估Fed未來12個月內降息3碼 投資長看好美非投等債在降息前是布局「甜蜜點」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聯準會(Fed)下一步牽動全球市場的敏感神經,市場對聯準會 9 月是否降息的預期如霧裡看花,美債殖利率也跟隨經濟數據在區間內波動。野村企業研究與資產管理公司(NCRAM)投資長高大維(David Crall)今 (28) 日來台指出,預測 Fed 未來 12 個月有 3 碼的降息空間,美國經濟將呈現「軟著陸」,美國非投等債坐擁 3 大優勢,且今年「最差殖利率」也有 7.07%,降息前是布局甜蜜點。

高大維表示,市場的關注重點,不應只侷限於聯準會何時降息,更應放眼於資產本身的價值。他分析,當前的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又稱高收益債券),在未降息前可享有較高的債息收益,一旦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則更有機會參與到資本利得的成長,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根據 NCRAM 截至 7 月底的數據,目前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的「最差殖利率」(Yield to Worst)為 7.07%,遠高於 2015 年 7 月以來 6.6% 的中位數。這意味著,投資人在承受合理風險的同時,能獲得相當誘人的收益回報。
除了誘人的高殖利率,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的基本面表現同樣亮眼。高大維指出,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過去 12 個月的違約率僅為 0.4%,企業淨槓桿率為 3.7 倍,承壓比率(Distress ratio)也僅 4.9%,顯示其基本面相當強韌。此外,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的整體信用評等也接近其歷史高點,其中 BB 等級的債券比重約佔 54%,在經濟軟著陸的基調下,違約風險遠低於市場普遍想像。
除了基本面穩健,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的技術面也為其提供有力支撐。高大維分析,目前新發行債券的淨供給增量有限,主因是大部分發債需求都來自到期再融資。舉例來說,2024 年高達 71% 的發債是為了到期再融資,今年以來再融資比重也有 65%,這有效減少了市場上的新供給量,進而支撐了債券價格。
更重要的是,未來幾年內到期的債券數量並不多。高大維表示,在 2027 年以前,僅不到 4% 的債券到期;2028 年以前到期的債券也低於 14%。這讓發行企業有足夠的彈性,可以選擇最佳的發債時機,避免在殖利率高檔時被迫發債,進一步降低了違約風險。
至於投資人關注的川普關稅政策影響,高大維認為,雖然較高的關稅確實增加經濟趨緩的風險,但關稅稅率仍有機會透過協商來降低。他強調,關稅對於通膨的影響應為一次性,除非聯準會積極地降息,否則其影響力有限。NCRAM 的基本假設是未來 12 個月有三碼的降息空間,美國經濟將呈現「軟著陸」情境。
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的表現也令人驚豔。根據統計,過去 20 年的年化總報酬率為 6.52%,優於美國投資級公司債與新興市場美主權債。儘管其波動度(標準差)相對較高,但對於有長期投資規劃的投資人來說,不論是單筆投資,還是透過定時定額的方式分批介入,都是累積資產的有效策略。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