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投資雷達》讓AI股嚇壞的MIT報告到底講了什麼?
鉅亨買基金
近期美國科技股出現大幅回調,市場普遍將矛頭指向麻省理工學院(MIT)發布的一份生成式 AI 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企業導入生成式 AI 的實際成效遠低於預期。讓原本被視為下一波生產力革命的 AI 遭遇現實撞牆,這份報告無異於在市場熱情上澆了一盆冷水。究竟,MIT 報告說了什麼?

1. 僅 5% 企業真正落地,生成式 AI 導入卡關重重
報告訪談了 150 位企業高層、350 名員工,並分析 300 個公開 AI 案例,結果顯示,只有約 5% 的生成式 AI 專案帶來明確營收成長,其餘多數陷入停滯。乍看似乎證實了「AI 泡沫論」,但實際問題不在模型本身,而是企業在導入過程中,遭遇嚴重的「學習落差」——也就是 AI 工具難以真正整合進日常工作流程。報告將導入歷程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為「研究階段」,指企業內部討論、了解,或讓員工試用如 ChatGPT 等工具;第二階段為「測試階段」,透過專案進行短期試點;第三階段則是「成功導入」,代表 AI 已融入企業核心流程並穩定運作。從數據來看,通用型 AI 工具(如 ChatGPT)已有 80% 的企業進入研究階段,50% 進入測試階段,但真正成功導入的比例不到 40%;任務導向型 AI 工具成功導入率更僅 5%。這條從嘗試到落地的巨大落差,正是報告所稱的「GenAI 鴻溝」,也被視為近期 AI 類股信心修正的核心原因之一。

2. 為什麼在企業裡難以落地?
報告指出,企業 AI 難以落地的關鍵,不在於模型不夠強、技術不夠先進,而是組織本身尚未準備好。第一,導入的 AI 工具多為任務導向型,雖能執行單一任務(如生成文案、會議摘要),卻無法記住上下文、學習使用者偏好或根據流程調整。結果就是,每次使用,都得「從頭教一次」。第二,多數企業仍以「人為中心」設計流程,未重新調整以支援 AI 介入。包括資料未標準化、系統缺乏整合點、權限與安全架構不符,導致 AI 難以參與核心工作。第三,導入方式錯誤。內部自建 AI 平台的成功率僅 33%,與外部供應商合作則高達 66%。許多企業誤以為交給 IT 部門開發即可,結果專案進度延誤、功能難用,最終遭員工棄用。第四,資源配置錯誤。AI 預算大多投入在銷售與行銷工具,雖然能產生短期亮點,但真正能創造長期效益的是後台流程自動化(如財務、人資、客服),卻往往獲得極少資源。調查更顯示,最主要的五大障礙依序為 90%「不願採用新工具」、75% 擔憂「模型結果品質不穩」、65% 認為「使用體驗不佳」、55% 指出「缺乏高層支持」與 50% 表示「變革管理困難」。這些數據顯示,AI 不是不能落地,而是缺乏能讓它落地的環境。如果組織流程、資料基礎、學習機制與文化尚未調整到位,再先進的 AI 也只能淪為試用階段的工具。

3. AI 不該適應企業,企業應該適應 AI
令人意外的是,儘管企業採行 AI 困難重重,基層員工卻早已跨越這道鴻溝。報告顯示,雖然只有約 40% 的企業正式採購大型語言模型(如 ChatGPT、Claude 等工具)訂閱服務,但超過 90% 的受訪企業中,員工已經自發性地透過採購多種 AI 工具在工作中使用。這種現象被稱為「影子 AI 經濟」,凸顯企業內部實際使用情況與官方策略之間的斷層。報告進一步指出,問題並非 AI 模型本身不成熟,而是企業組織缺乏彈性,無法將 AI 工具整合進流程並隨之調整。相對地,成功的 AI 導入案例往往來自新創公司或靈活團隊,這些組織從一開始就以 AI 為核心設計架構,而不是試圖讓 AI 去遷就傳統流程。
「鉅亨買基金」認為,未來能真正釋放 AI 潛力的企業規模可能會越來越小,甚至出現更多有影響力的中小型公司。某些由年輕創業者主導的新創公司,已在生成式 AI 應用上展現出驚人的成果。例如,有公司在一年內從零營收成長到 2,000 萬美元,靠的不是模型技術多先進,而是針對單一痛點打造解決方案。未來的產業贏家,可能不是今天的巨頭,而是那些願意配合 AI 節奏、重新設計流程與組織的挑戰者。而這種具備彈性與資源調配能力的組織架構,正是現階段大型企業所欠缺的。也因此,這將成為主動式基金的關鍵優勢,透過基金經理人的選股能力,挖掘出真正能跟上 AI 節奏的下一個贏家。

鉅亨投資策略
不是 AI 無用,而是組織準備不足
科技股的短期修正雖令人緊張,但不應僅因一份研究報告便對 AI 未來失去信心。事實上,這份 MIT 報告的本質,是對傳統組織結構在 AI 時代競爭力的挑戰,而非對技術本身的否定。下一波產業贏家將來自於那些能夠圍繞 AI 重構流程、用人與治理邏輯的公司。這些新創與轉型成功者,將不只是生產力提升的象徵,更可能成為資本市場的新核心資產。
鉅亨精選基金
B29046 | 摩根士丹利美國增長基金 A | 申購 |
B42066 | 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 R/A USD | 申購 |
B08198 | 摩根基金 - JPM 美國科技美元 A 累計 | 申購 |
「鉅亨買基金」獨立經營管理
本資料僅供參考,「鉅亨買基金」已盡力就可靠之資料來源提供正確之意見與消息,但無法保證該等資料之完整性。
- 依金融消費者保護法最新相關規定,為提供投資人更好的投資服務,本公司施行「投資屬性評估」程序,您於鉅亨買基金網站完成「投資風險適合度」評估,本公司將依客戶屬性做商品適合度規範並至少每年請您更新一次,若未能完成屬性評估屆時將會影響您的交易。
- 基金交易係以長期投資為目的,不宜期待於短期內獲取高收益。任何基金單位之價格及其收益均可能漲或跌,故不一定能取回全部之投資金額。投資人申購前應自行了解判斷。
- 外幣計價之基金,投資人須承擔取得收益分配或買回價金時轉換回新臺幣可能產生之匯率風險。若轉換當時之新臺幣兌換外幣匯率相較於原始投資日之匯率升值時,投資人將承受匯兌損失。
- 各基金所採用之「公平價格調整」(或「反稀釋」)、短線交易及「價格調整機制(或「擺動定價」)」等機制,相關說明請詳各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應遵守基金公開說明書所列相關交易規定與限制。
- 各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投資人須知/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申購前應自行了解判斷。
- 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投資人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或基金資訊觀測站中查詢。
- 由於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之信用評等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甚高,故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可能會因利率上升、市場流動性下降,或債券發行機構違約不支付本金、利息或破產而蒙受虧損。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不適合無法承擔相關風險之投資人,投資人投資以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為訴求之基金不宜占其投資組合過高之比重。部份基金或所投資之債券子基金,可能投資美國 Rule 144A 債券,該等債券屬私募性質,較可能發生流動性不足,財務訊息揭露不完整或因價格不透明導致波動性較大之風險,投資人須留意相關風險。
- 基金投資於金融機構發行具損失吸收能力之債券(包括應急可轉換債券及具總損失吸收能力債券,下稱 CoCo Bond 及 TLAC 債券),當金融機構出現資本適足率低於一定水平、重大營運或破產危機時,得以契約形式或透過法定機制將債券減記面額或轉換股權,可能導致客戶部分或全部債權減記、利息取消、債權轉換股權、修改債券條件如到期日、票息、付息日、或暫停配息等變動。
- 基金配息不代表基金實際報酬,且過去配息不代表未來配息;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
- 基金配息之配息率計算公式為「每單位配息金額 ÷ 除息日前一日之淨值 x100%」,含息報酬率計算為:[(除息日當月月底淨值 + 每單位配息金額) ÷ 前一月/三月/六月/一年底淨值 - 1]*100%。
- 部分基金配息前未先扣除應負擔之相關費用。基金的配息可能由基金的收益或本金中支付。任何涉及由本金支出的部份,可能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各基金由本金支付配息之相關資料,投資人可至各投信基金公司及總代理人網站查詢。
- 基金涉及投資新興市場部份,因其波動性與風險程度可能較高,且其政治與經濟情勢穩定度可能低於已開發國家,也可能使資產價值受不同程度之影響。依金管會規定:
- 投信基金直接投資大陸地區有價證券僅限掛牌上市有價證券,投資人須留意中國市場特定政治、經濟與市場等投資風險。
- 境外基金直接投資大陸地區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以掛牌上市有價證券及銀行間債券市場為限,且投資總金額不得超過本基金淨資產價值之百分之二十。但若該年度獲得境外基金深耕計畫認可者不在此限,比例得放寬至百分之四十。另投資人亦須留意中國市場特定政治、外匯、經濟與市場等投資風險。
- 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 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
- 投資人應注意貨幣基金投資之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債券交易市場流動性不足之風險及投資無擔保公司債之風險;本基金或有因利率變動、債券交易市場流動性不足及定期存單提前解約而影響基金淨值下跌之風險,同時或有受益人大量贖回時,至延遲給付贖回價款之可能。
- 風險報酬等級係依基金類型、投資區域或主要投資標的/產業,由低至高,區分為 RR1~RR5 五個風險報酬等級。RR 係計算過去五年基金淨值波動度標準差,以標準差區間予以分類等級,基金成立未滿五年,將以較短區間或適當參考標的作為評估標準。此等級分類係基於一般市場狀況反映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無法涵蓋所有風險 (如:基金計價幣別匯率風險、投資標的產業風險、信用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亦不宜作為投資唯一依據,投資人應充分評估基金之投資風險。基金主要相關投資風險(如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 等)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其他相關資料(如年化標準差、Alpha、Beta 及 Sharp 值等) 可至中華民國投信投顧公會網站「基金績效及評估指標查詢專區」查詢。
- 上述資料來源僅供投資人參考,惟相關資訊仍應以各基金公司公告為準。如有任何疏漏錯誤,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有關基金之 ESG 資訊,投資人應於申購前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所載之基金所有特色或目標等資訊,基金 ESG 資訊可查詢基金資訊觀測站。
- 投資人申購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 投資人應留意衍生性工具 / 證券相關商品等槓桿投資策略所可能產生之投資風險 (詳見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
鉅亨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客服信箱:cs@anuefund.com.tw
公司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89 號 18 樓 B 室 │ 服務專線:(02)2720-8126 │ 服務時間:09:00-17:00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