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金





    2025-11-22
  • 比特幣這周十分難熬,整個月行情也非常慘淡,目前較 10 月創下的 12 萬 6272.76 美元歷史新高下跌超過 33%,市值蒸發逾 1.2 兆美元。在此時機,歐洲即將推出第一支三倍槓桿的比特幣 ETF,讓交易者可以三倍做多或三倍做空。MarketWatch 報導,ETF 分析師 Eric Balchunas 在 X 上指出,他發現市場上出現比特幣與以太幣的三倍槓桿 ETF 申報文件,根據他的說法,這將是全球首支三倍槓桿比特幣與以太幣 ETF,預定下周在歐洲市場上市。






  • 2025-11-21
  • 基金

    鉅亨買基金在《投資雷達》境內外基金級別總整理,再也不會買錯!和《配息專區》超好用快存,各大基金公司配息級別一覽表兩篇文章中,特別為經常搞不清楚基金級別的人,做了完整整理。這次我們聚焦在貝萊德基金中常見的 A2、A3、A4、A6、A8、A10。






  • 基金

    最近市場的焦點再次聚集在 AI 身上。甲骨文因高槓桿與現金流壓力備受質疑,不僅公司債價格下滑、股價同步走弱,《大賣空》主角 Michael Burry 也再度喊出「AI 泡沫比你想得更接近」的警告。利空接連浮現,AI 泡沫論再起。究竟當前的 AI 熱潮,代表的是新成長動能,還是下一場泡沫的前奏?1. AI 長任務能力全面甩開人類學習曲線你若還在質疑 AI 停留在「有時胡言亂語」或「只會聊天」的階段,那你可能忽略了它在「長任務能力」上的巨大進展。






  • 基金

    昨天的美股走勢可說是「從歡騰到緊張」,原本在輝達亮眼財報、Google 釋出震撼市場的 AI 新應用帶動下大幅走高,但盤中情緒急轉,終場反而收跌。不少投資人一時間摸不著頭緒:消息這麼好,市場到底在怕什麼?1. 甲骨文債務被錯當成 AI 泡沫壓力首先,市場仍然擔憂美銀分析師點出的甲骨文債務問題。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19)野村腳勤觀點:兩大指標決定記憶體行情延續近期市場最熱的莫過於記憶體,這個過去被大家認為週期性的產業。隨著 2026 年進入 AI 推論元年,龐大的運算需求推升記憶體存儲量,帶動 Q3 記憶體報價全面上漲,核心原因當然在於供不應求,我們認同這是記憶體產業迎來超級大循環的關鍵時刻。






  • 一手情報

    美國政府結束長達 43 天的關門僵局,聯邦機構全面恢復運作,非農就業、薪資及 PCE 通膨等官方數據將重新公布。市場焦點轉向即將到來的聯準會 12 月利率決議,數據回歸勢必放大解讀,短線波動難免,但整體而言屬於「短期雜音」而非「長期利空」。同時,AI 產業氛圍也從「狂熱預期」逐漸轉向「獲利驗證」階段。






  • 基金

    如果你覺得這兩週的國際新聞像是金融市場的雲霄飛車,那你並不孤單。從美國政府停擺的拉鋸戰、聯準會官員的降息辯論,到比特幣大跳水、日本經濟連六季萎縮,以及 AI 投資的泡沫警訊,全球市場正上演一齣齣高潮迭起的戲碼。讓我們用紐約時報財經專欄的犀利視角,帶你快速梳理這兩週的重點變化1. 美國:政策搖擺與流動性緊縮,經濟數據成「稀有動物」美國這兩週的主旋律是「不確定」。






  • 2025-11-20
  • 基金

    多數人談到退休投資,直覺便是「拉高債券部位」,但基金平台「鉅亨買基金」今 (20) 日提醒,過去被奉為準則「年紀越大越要保守」的建議,未必真正可靠,因退休最大的威脅並不是市場波動,而是「人在,錢卻先花完」。要讓退休金真正活得久,關鍵不是一味降低波動,而是透過全球股票的有效分散,建立能與時間與通膨應對的資產實力。






  • 基金

    基金的配息看起來只是領到多少的問題,但背後其實牽涉到多種課稅方式:基金註冊地不同、投資區域不同、配息來源不同,最後適用的稅負也可能完全不一樣。許多人在調整部位或領息時,往往會不確定哪些收入需要申報、哪些可以不用、又該選哪種課稅方式才最划算。面對這麼多分類與規則,究竟該如何判斷自己的基金收入應該怎麼報,才能讓實拿報酬最大化?又該怎麼善用規則來聰明節稅呢?1. 基金配息如何報稅?配息的申報其實比想像中簡單,第一步先分辨基金「主要投資標的」在哪裡。






  • 2025-11-19
  • 鉅亨新視界

    台股在十月寫下史上最強「光輝十月」,加權指數單月大漲 9.34%,再創歷史新高。然而進入十一月,市場氛圍急轉,估值偏高與資本支出疑慮成為賣壓來源,許多投資人不免質疑:AI 舞會是否一夕結束?野村投信分析表示,AI 趨勢並未改變,雲端服務供應商(CSP)AI 業務持續穩健成長,龐大現金流支撐投資動能不減。






  • 2025-11-18
  • 基金

    對多數人來說,台股幾乎是投資組合裡的「基本款」。熟悉的公司、習慣的交易方式,讓人覺得把錢放在台股就夠安全、夠安心。但其實,你的日常早就和美股緊緊相連。每天早上一杯 Starbucks、用 iPhone 看新聞、晚上追 Netflix 放鬆、週末逛 Costco 採買、運動穿上 Nike,這些熟悉品牌全來自美國企業,也都是標普 500 指數的成分股。






  • 2025-11-17
  •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12)野村腳勤觀點:記憶體產業迎來翻天覆地變化今年這波 DRAM 與 SSD 漲價潮,與過去由品牌伺服器廠 (Dell、HPE) 主導採購不同,這次主要買家升級為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包括 AWS、Microsoft、Google。






  • 基金

    多數人一想到退休投資,腦中的第一個畫面通常是「股票搭配債券」的經典組合。這種股債平衡的做法幾乎是教科書等級的共識,也深深影響許多人一輩子的退休規劃。不過,一篇最新研究卻指出:過去廣為流傳的「股債平衡」以及「年紀越大越要保守」等建議,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可靠。






  • 2025-11-14
  • 台股新聞

    11 月以來全球股市多空消息紛雜,包括美國政府關門、地緣政治,甚至是 AI 股估值過高疑慮,美股四大指數互有漲跌,作為全球 AI 軍火庫的台股也難以置身事外。理財專家建議,投資人可考慮將多重資產基金作為投資布局的一部分,今年七月陸續上路、千元即可入手的 TISA 級別基金,就有 8 檔多重資產基金可供投資人選擇。






  • 2025-11-13
  • 鉅亨新視界

    AI 的強勁需求方興未艾,相關類股漲勢凌厲,雖然近期轉趨震盪,AI 成長依然趨勢不變。惟目前美股價值面偏貴,開始出現股市可能泡沫化的聲音。對此,駿利亨德森投資指出,現階段美股與 2000 年時期科技泡沫化有顯著的差異,目前成長股的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大幅超越價值股,良好的基本面能夠有效地支撐其高估值。






  • 2025-11-12
  • 鉅亨新視界

    為響應金管會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政策,野村投信正式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於 2025 年 11 月 3 日正式啟用新辦公室。這不僅象徵野村投信業務版圖的再擴展,更是野村躍進新里程碑的重要一步,開啟嶄新、璀璨的發展階段。此次進駐高雄,代表野村投信對南臺灣市場的高度重視與深耕承諾。






  • 美股雷達

    對 AI 的強勁需求正在推升台積電 (TSM-US)(2330-TW) 股價,但也讓一些基金經理人陷入績效不佳的風險裡,因為台積電不斷成長的市值,讓他們受到投資組合集中度的限制。彭博報導,這家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乘著 AI 浪潮,在台北交易的股價今年累積大漲 36%,在一些重要指數的權重達到歷史新高。






  • 2025-11-10
  • 鉅亨新視界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05)野村腳勤觀點:AI 十年大計,現在只是第一年在 GTC 2025 大會上,黃仁勳宣布與 Nokia、Uber、Eli Lilly、Palantir 等多家跨產業巨頭展開合作,隨後又馬不停蹄飛往韓國,與當地企業簽下高達 26 萬顆 Blackwell GPU 的訂單。






  • 鉅亨新視界

    美國企業第三季財報表現亮眼,標普 500 指數中已公布財報者逾八成企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加上川習會後美中貿易緊張情勢緩解,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再創新高,帶動與美股連動性高的台股同步走強。台股加權指數上週 (10/27~10/31) 一度大漲逾 600 點,突破 28,000 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 鉅亨新視界

    看到台股加權指數從今年4月低點到9月底V轉反彈近五成,讓你捶心肝嗎?更懊惱是,自己不僅沒買在低點,還殺在最低點?其實,在投資市場,追高殺低是投資人最常見地雷。不過今年底,基金投資圈出現一檔重磅全新 APP,幫助大家一舉破除人性魔咒,幕後推手,是在台深耕 20 餘年的外商:野村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