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聯準會鮑爾暗示降息在即!以太坊突破歷史新高

鉅亨網新聞中心


週六(23 日),以太坊( ETH)價格觸及 4,887 美元,24 小時內大漲 14%,創下歷史新高。距前一次高點已經過了 44 個月,其市值超過 5,860 億美元,位居全球科技公司總市值第 25 名,高於萬事達卡 (MA-US) 與 Netflix(NFLX-US) 等知名企業。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聯準會鮑爾暗示降息在即!以太坊突破歷史新高。(圖:Shutterstock)

這波上漲的背後,受聯準會主席鮑爾表態影響。鮑爾指出不斷變化的經濟風險為降息提供了充分理由,暗示聯準會可能在 9 月的下一次會議上降息 25 個基點。


CME 聯準會觀察顯示,目前 9 月降息 25 個基點的概率已升至 85.2%,較鮑爾發言前的 75% 明顯提升,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則為 14.8%。

近期,美國國會在 7 月通過了《GENIUS》穩定幣法案,帶動以太坊現貨 ETF 單月吸引創紀錄的 54 億美元資金流入,幾乎與比特幣 ETF 相當。

進入 8 月,比特幣 ETF 出現小幅資金流出,而以太坊 ETF 仍保持資金淨流入,形成明顯分化,也成為其超越比特幣的重要原因。

同時,市場預期即將在 9 月投票的「加密市場結構法案」,可能帶來類似穩定幣法案的重大影響,政策利好與市場預期雙重作用,推升以太坊在資本市場的地位。

與此同時,以太坊也正因為以下幾個原因跑贏比特幣

質押功能與被動收益

以太坊生態的一大特點是其 PoS(權益證明)質押機制。用戶若要自行運行驗證節點,至少需要持有 32 ETH,對大多數機構投資者和散戶而言,門檻相對較高。

因此,基金管理人可以代為運行節點,為持有人創造額外收益。這使現貨 ETH ETF 不僅僅是價格追蹤工具,更有潛力成為「帶收益的被動投資產品」。

與此相比,比特幣的現貨 ETF 則缺乏原生收益機制;以太坊 ETF 未來可能自帶「利息」,明顯提升了其市場吸引力和投資價值。

企業採用與資產配置

目前已有約 10 家上市公司將以太坊納入資產負債表,佔流通總量約 2.3%。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不僅「買入並持有」,還積極參與生態運作:

  • 運行驗證節點:直接獲取質押收益。
  • 採用流動性質押或 DeFi 策略:將 ETH 投入衍生協議,賺取額外收益。

這顯示以太坊正逐步從「投機資產」轉型為「企業可持續資產配置工具」,而這一趨勢比特幣尚未完全實現。

企業財務部的參與,意味著長期、穩定資金的注入,也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以太坊的估值基準。

監管態度趨緩

此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 Lido、Rocket Pool 等流動性質押代幣(LSTs)的合規性一直存在爭議,市場擔心這些代幣可能被認定為證券,進而影響大型機構的參與意願。

但最新消息顯示,SEC 在工作人員層面釋出澄清意見,表示「可能不會將其視為證券」。雖然尚未正式立法,但此舉已大幅緩解機構投資者的顧慮。

在此背景下,原本對合規性持觀望態度的資金,預計將更快速且大規模地流入以太坊質押及相關衍生市場。

ETF 實物贖回機制

SEC 最近批准了現貨比特幣以太坊 ETF 的實物贖回機制。這意味著機構投資者在贖回 ETF 份額時,不必再經過「先賣出 ETF 換現金」的繁瑣流程,而可直接提取等量的比特幣以太坊

此機制帶來三大優勢,包括:

  • 提升效率:節省時間與交易成本;
  • 增強流動性:ETF 與現貨市場直接聯動;
  • 降低拋壓:避免大規模贖回時引發市場拋售。

比特幣以太坊而言,此制度均具利好效果。但由於以太坊在企業與機構持有量相對較低,未來增長空間更大,邊際效應也更為明顯。

以太坊潛力能否超越比特幣

雖然比特幣仍是加密市場的「價值儲存」龍頭,但以太坊的成長空間更為廣闊。

  • ETF 採用度:目前 ETH ETF 的資金規模仍低於比特幣,但隨著質押功能開放,預計將吸引更多長期資金。
  • 企業採用度:比特幣已被大量企業與機構持有,而以太坊仍處於起步階段,未來增量空間巨大。
  • DeFi 與應用生態:以太坊不僅是數字資產,還承載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穩定幣以及 AI + 鏈上計算等多元應用,使用場景更為豐富。

換言之,比特幣更像「數位黃金」,而以太坊正逐步演化為「數位經濟的基礎設施」。以太坊的強勢並非短期投機驅動,而是政策利好、結構優化、機構採用與潛在收益四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