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貝萊德以太坊持倉破300萬枚!為何華爾街狂買ETH?

鉅亨網新聞中心


加密資產市場近日風起雲湧,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 (BLK-US) 悄然重押 以太坊(ETH),成為機構投資新風向標。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貝萊德以太坊持倉破300萬枚!為何華爾街狂買ETH?(圖:Shutterstock)

根據鏈上數據平台 Lookonchain,截至 7 月 30 日,貝萊德透過其現貨以太坊 ETF(ETHA),已持有超過 300 萬枚 ETH,市值約 113.6 億美元,占全球流通量約 2.46%,正式晉升為以太坊「巨鯨」。


僅在上週,貝萊德就斥資超過 12 億美元大舉買進 ETH,買入金額更是同期比特幣的四倍。此舉在傳統金融圈激起漣漪,投資人紛紛熱議:為何全球資管巨頭如此重倉以太坊

事實上,貝萊德並非唯一進場的機構。目前整個華爾街正掀起一波機構版的「以太坊囤幣潮」:

  •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BMNR-US) :持有 62.5 萬枚 ETH,約 24.2 億美元,機構持倉排名第一。
  • SharpLink Gaming (SBET-US) :剛增持 7.7 萬枚 ETH,總持倉達 43.8 萬枚,大部分已質押以獲取收益。
  • World Liberty:近期再投資 100 萬美元購入 256 枚 ETH,累計持有 7.7 萬枚,帳上未實現獲利超過 4,000 萬美元。

甚至有神秘機構透過 FalconX 一次性掃入 6 萬枚、約 2.26 億美元的 ETH,顯示資金進場的急迫與決心。

機構為何瘋搶以太坊?五大核心價值揭密

以太坊之所以成為機構投資寵兒,背後有五大堅實邏輯支撐:

1. 通縮稀缺性,強化資產保值屬性

自 EIP-1559 升級後,ETH 手續費 80% 會被銷毀,年化銷毀率約在 1.2% 至 2.4% 之間,使 ETH 供應呈現長期下降趨勢。

相較之下,比特幣的年通膨率為 0.85%,以太坊的通縮特性讓其成為抗通膨資產新代表。

2. 可生息資產,提供穩定現金流

以太坊質押年化報酬達 2.1% 至 4%,且由協議生成,無交易對手風險。

貝萊德與 SharpLink 等機構皆將 ETH 質押納入核心資產運作模式,不僅獲利,還能參與網路治理。

3. Web3 基礎設施霸權,技術與應用雙領先

ETH 在 DeFi 市場市占率達 57%、真實世界資產(RWA)55%、穩定幣 54%,且活躍開發者超過 8,900 人,建構了難以撼動的技術與社群壁壘,穩居 Web3 生態核心。

4. 政策利多與 ETF 加速資金流入

貝萊德的以太坊現貨 ETF(ETHA)創造了歷史紀錄,該基金在推出後短短 10 天內,資產管理規模從 50 億美元猛增至 100 億美元,成為全球史上第三快突破百億美元規模的 ETF。

2024 年 5 月美國 SEC 核准以太坊現貨 ETF,2025 年 ETH 明確非證券屬性。歐盟 MiCA 框架生效,為機構入場掃清障礙。

5. 應用價值加乘,ETH 成「數位美元」級基礎資產

以太坊的核心優勢在於其豐富的生態系統和實際應用,全球金融巨頭如摩根大通銀行 (JPM-US) 和 Robinhood (HOOD-US) 都在使用以太坊區塊鏈來推進其金融科技服務。

摩根大通利用以太坊開發穩定幣項目,而 Robinhood 則將其用於資產代幣化,這些實際應用情境賦予以太坊超越單純數位貨幣的實用價值。

以太坊未來可期,機構持倉將持續攀升

目前全球主要機構合計持有超過 170 萬枚 ETH,市值近 59 億美元,佔總流通量的 1.44%,年增幅高達 100%。

未來,三大成長引擎將推升 ETH 市值挑戰萬億美元:

  1. 技術升級:後續 Verkle Tree 方案將實現「無狀態客戶端」,支援百萬級 TPS 的 Rollup 協同鏈。
  2. RWA 上鏈潮:2025 年全球 RWA 代幣化市場規模超 2,500 億美元,以太坊佔 55% 份額,美國公債、房地產、黃金等資產加速上鍊。
  3. 機構金庫長期配置:貝萊德等巨頭將 ETH 納入「另類資產」類別,上市公司財務策略從「持有 BTC」轉向「ETH 生產性資產」,預計未來 3 年機構儲備量將突破 500 萬枚。

ETH 不再只是資產,而是數位經濟操作系統

隨著 ETF 資金閘門打開、質押經濟模型成熟以及 Vitalik 技術藍圖的實施,以太坊正從單純的加密貨幣進化為全球數位經濟的支柱平台,華爾街巨頭的深度參與,為這一轉變提供了強力背書。

而隨著貝萊德等傳統金融巨頭全面進軍以太坊,ETH 已從「數位石油」升級為全球數位經濟的操作系統。其通縮模型、穩定收益、生態地位與合規前景,共同構築其作為機構級「戰略資產」的價值基礎。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