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融合加速 中台監管政策迥異市場前景看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科技金融融合趨勢顯現 中國與台灣監管政策各異,市場展望持續升溫
廣運 (6125-TW) 與德國 NEURA Robotics 簽署策略聯盟,計劃共同拓展台灣及泰國市場的機器人應用,結合系統整合專長與AI技術,推動智慧自動化生態系統的發展[1]。聯準會副主席Michelle Bowman宣布將移除銀行對加密貨幣服務的「聲譽風險」考量,促進銀行對合法數位資產公司的服務,並提出新監管方向以保障消費者[2]。這些動向顯示出科技與金融領域的融合趨勢,未來將加速創新與市場擴展。
在此背景下,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監管機構發布新規,要求跨境匯款達5000人民幣或1000美元時必須實名制,這一政策標誌著監管從以往的「大額堵漏洞」轉向「全鏈條細顆粒化監控」,顯示出對資金流動的嚴格把控[3]。此外,上銀科技與大銀微系統在機器人技術方面的合作進展顯著,專用型AI機器人系統的開發已提升至9%的營收占比,顯示出台灣在自動化及晶圓製程領域的競爭力[4]。這些趨勢反映出中國與台灣在科技與金融監管上的不同策略,未來將影響資金流向及產業發展。
此外,麗臺 (2465-TW) 在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上展示其 AI 核心應用,結合輝達 (NVDA-US) 技術提升製造業效率,並與政府合作導入大型語言模型,顯示出 AI 在各行業的潛力[5]。同時,六福 (2705-TW) 在松江南京商圈的酒店式商辦大樓上樑,預計成為該區新地標,反映出高端商辦需求的增長及市場活力[6],未來將吸引更多外資進駐,進一步推動商圈發展。
美國市場方面,美國科技股在週二遭遇重挫,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4%,主要因麻省理工學院報告指出95%的生成式AI投資未獲回報,並且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對AI泡沫的警告引發市場擔憂,輝達 (NVDA-US)、帕蘭提爾科技 (PLTR-US) 及Arm (ARM-US) 等高估值科技股均遭重創,資金流向防禦性板塊,顯示避險情緒上升[7]。同時,生成式引擎優化(GEO)企業Profound獲得紅杉資本3500萬美元的巨額注資,顯示AI搜尋市場的潛力與增長,為未來的市場發展提供了新方向[8],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科技股在高估值與新興技術之間的微妙平衡。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