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融監管升級!跨境匯款5千人民幣以上須實名制 資金出境將被全面監管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三大金融監理部門 8 月 4 日聯合發布《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及客戶身分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為 9 月 3 日,此文件一經發布便引發廣泛關注。

這項新規的關鍵變化在於,單筆跨境匯款達人民幣 5000 元或外幣等值 1000 美元及以上時,金融機構必須核實匯款人身份,並將相關資訊傳遞到境外接收機構,這意味著長期以來被視為「安全區」的小額跨境匯款,將納入嚴格監控。
過去,跨國匯款監管門檻大多與「1 萬美元」等大額額度掛鉤,此次新規直接下調觸發點且大幅收緊。
具體來看,觸發門檻下調後,監管更為「顆粒化」。任何個人或企業,單筆向境外匯款達到人民幣 5000 元,或外幣等值 1000 美元,銀行和支付機構就必須開展盡職調查,這一門檻比市場熟悉的 1 萬美元顯著降低,實現了從「大額堵漏洞」到「全鏈條細顆粒化監控」的轉變。
同時,必須核驗、留存、傳遞包括匯款人和收款人基本要素等資訊,若匯款人未開戶還需額外登記資訊,這些資訊要長期保存不少於 10 年並隨匯款傳遞至境外。即便金額不到門檻,但被認定有洗錢或恐怖融資嫌疑,依然要核實身分。
此外,涵蓋範圍更廣,非銀行支付機構等也被納入反洗錢義務範圍,整個跨國資金流動連結幾乎無死角。
這並非近期中國官方首次加強對跨境匯款的管控。去年相關細則發布後,對包括微信、支付寶在內的支付平台監管更嚴格。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