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綠能齊發力,台灣股市受政策波動影響顯著
鉅亨網新聞中心
科技與綠能加速轉型,市場情緒波動影響台灣股市與國際貿易
微星 (2377-TW) 在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中展示多款自主移動機器人 (AMR),計畫明年開始為集團帶來獲利,AMR市場年增約20%[1],同時拓展至歐洲市場以滿足自動化需求。相對於微星的積極布局,字節跳動則否認推出AI手機的計畫,專家指出其在硬體領域的探索或將聚焦於AI應用的整合,減輕硬體製造壓力,顯示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需靈活調整策略以尋求新機會[2]。這些動態反映出科技產業在AI與自動化技術推動下的快速演變,企業需持續創新以維持競爭力。
隨著渢妙離岸風場陸上變電站的開工,東元 (1504-TW) 將利用其在智慧能源領域的專業,預計於2027年完工並年發電量達19.7億度,顯著減少碳排放,顯示出台灣在綠能轉型上的積極進展[3]。同時,輝達 (NVDA-US) 的市值在2030年可達9兆美元,顯示出其在AI及能源領域的強勁增長潛力,這不僅反映了科技巨頭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也預示著未來能源轉型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4]。這些趨勢顯示出綠能與科技的結合將成為未來市場的重要驅動力。
四零四科技近日針對工業AI發表應用策略,強調網路通訊在AI執行中的關鍵性,並與台達電及雲界合作推動智慧製造生態系,顯示出產業轉型的迫切需求[5]。同時,美國總統川普積極斡旋俄烏和平,並希望藉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反映出國際政治對於全球穩定的影響力[6]。這些發展不僅影響科技與製造業的進步,也可能對全球市場情緒產生深遠影響,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政策及合作進展。
市場因美國政府釋出補貼換股權模式而引發的擔憂,導致台灣科技股遭遇重挫,三大法人合計賣超687.02億元,其中外資賣超626.24億元,顯示市場情緒受到政策影響而劇烈波動[7]。相對而言,中國稀土出口在七月份回升至六個月高點,顯示其出口流量已恢復至管制前水準,並且對美國及歐洲的出口表現強勁,這或將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影響[8]。隨著市場對科技自主及產業獨立性的質疑加深,未來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及其對市場的長期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