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下跌互聯網醫療股飆升,全球經濟復甦帶動投資者信心回暖
鉅亨網新聞中心
港股面臨下行壓力,互聯網醫療股逆勢上漲;全球經濟復甦下投資者信心回暖
香港股市周五收盤主要指數普遍下跌,恒生指數下滑近1%,受美國PPI數據上升及獲利回吐壓力影響,科網股如阿里巴巴及京東跌幅超過3%。然而,互聯網醫療股如叮噹健康逆勢上揚逾36%[1]。相對而言,中國A股則出現反彈,創業板指領漲,滬指再度測試3700點大關,金融股普遍上漲,顯示市場流動性環境溫和上升,但高位震蕩調整風險仍需警惕[2]。整體而言,港股面臨宏觀經濟動能減弱的挑戰,而行業利好及資金流入或成為未來的上漲催化劑。
世邦魏理仕 CBRE 協助群光 (2385-TW) 成功購得桃園觀音工業區土地,交易金額達 10.6 億元,顯示市場對該區域的發展潛力及資產配置的重視[3]。同時,中鴻 (2014-TW) 公布9月內銷鋼價每公噸漲600元,反映亞洲鋼市觸底回升,並受益於美國貿易緊張關係緩解及中國基礎建設啟動[4]。這些動態顯示,隨著區域經濟的復甦及市場信心的回暖,企業在不動產及原材料市場的策略將愈加謹慎且具前瞻性,未來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在印度獨立日演說中,總理莫迪強調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並批評美國高達50%的關稅政策對印度經濟的潛在影響,這可能削弱印度的出口及GDP增長[5]。同時,安控廠晶睿在面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計劃推廣AI新品以加速智慧城市及工廠的發展,並指出其新平台「AI-Hub」將提升用戶效率,顯示出在全球經濟挑戰中,企業仍尋求創新與成長的機會[6]。這些動向反映出各國在全球經濟自私現象下,努力尋求自主發展與技術創新的趨勢。
段永平所管理的 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公司在第二季度展現出逆勢投資策略,增持蘋果 (AAPL-US) 和輝達 (NVDA-US),同時減持台積電 (TSM-US) 和阿里巴巴 (BABA-US),顯示其對科技股的信心仍然強勁[7]。隨著國內產險業者逐步走出防疫險的陰霾,國泰產險等11家保險公司恢復旅平險的法定傳染病保障,反映出市場對於旅遊需求的回暖及消費者信心的提升[8]。這些動態顯示出在全球經濟復甦的背景下,投資者和消費者的行為正在逐漸回歸正常。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