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駕駛時代倒數計時!大摩:2030年智駕市場產值達2000億美元 L2+銷量暴增325%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MS-US) 近來對智駕市場進行多方面分析,並預估 2030 年 L2 + 車型全球銷量將達 2600 萬輛,佔全球乘用車新車銷售 28%,規模相當於目前美歐輕型車整體銷量,去年約佔 8%,2025 年約佔 11%。

大摩表示,2030 年智慧駕駛軟硬體市場規模將達 2000 億美元,2035 年為 3000 至 4000 億美元,其中 70% 來自硬體。按此估算,2030 年智慧駕駛可為全球貢獻超 78 億美元稅收,2035 年超 156 億美元稅收。
大摩指出,影響智駕普及有 3 個因素。一是生成式 AI 以及大模型技術的突破,二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競合關係,中國有龐大用戶基數和產業鏈成本優勢,矽谷在 AI 算力及數據領域有統治力,日韓德等有技術品牌優勢,技術普及速度影響降本能力,第三原因則是產業標準及監管的極端,過去新技術問世時需要解決問題。
智駕影響不止於汽車,也將重塑交通體系,帶動人形機器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技術發展,增加商業機會,是汽車產業未來 5 至 10 年最大創新點。
小米智駕雖處於追趕過程,但速度很快。去年 3 月發表首款車後,高速、城市 NOA 技術逐漸拓展,1000 萬 clips 輔助駕駛系統已落地。
小米創辦人雷軍重視智駕,2021 年成立汽車業務時就收購 Deepmotion 進行研究,且銷售支撐研發,營收逐年快速成長。
此外,大摩也點名智駕供應鏈及相關概念股,例如德賽西威在智慧駕駛域控制器方面與輝達合作緊密,伯特利是國產線控制動供應商出貨量最大且量產經驗豐富者,同時汽車供應鏈已外延至機器人領域等。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