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產業面對AI挑戰與國際貿易風波,展現韌性與成長潛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灣科技產業面臨挑戰與機遇,從AI散熱到國際貿易風波影響深遠
聲學廠東科-KY (5225-TW) 前7月營收達62.5億元,雖然年減10.4%,但隨著下半年旺季的來臨,展望持正向態度,並計劃擴建越南二廠以提升產能[1]。此外,台積電 (2330-TW)(TSM-US) 最近因員工竊取2奈米技術而採取法律行動,顯示出對知識產權的重視,這可能影響市場對其技術安全的信心[2]。整體而言,台灣科技產業在面對挑戰的同時,仍展現出強勁的韌性與成長潛力。
國碩 (2406-TW) 透過自研的「Di-Fin 直接成型鰭片技術」成功進軍 AI 散熱市場,預計第四季將開始貢獻營收,顯示出其在高效能散熱解決方案上的競爭優勢[3]。同時,台股在美股因降息預期上漲的帶動下,今日收盤上漲281.65點,AI 相關股如光寶科 (2301-TW) 和台達電表現亮眼,顯示市場對於 AI 技術的熱情持續升溫[4]。隨著 AI 晶片功耗的增加,傳統散熱方式面臨挑戰,水冷及浸沒式散熱技術的需求將顯著上升,國碩的技術創新將成為其未來成長的重要推動力,並可能引領散熱產業的轉型。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印度進口商品大幅提高關稅,意在施壓印度停止從俄羅斯購買石油,這一舉動顯示出美印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5]。與此同時,中國在生成式AI領域的迅速發展,已經顯著縮小與美國的技術差距,並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專家指出中國有望在全球AI競爭中逐步獲得主導地位[6]。這兩個事件反映出全球科技與貿易格局的變化,尤其是在美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國際市場的動盪與不確定性將持續影響各國的經濟策略與合作關係。
美國政府考慮在半導體晶片中加入定位追蹤功能,以防止輝達 (NVDA-US) 產品走私至中國,這一措施引發中國強烈反彈,並促使輝達代表與中國政府會談[7]。同時,方舟投資(ARK Invest)調整其ETF投資組合,增持輝達及超微半導體 (AMD-US),顯示對AI及高效運算的信心,並減碼不再重點的Blade Air Mobility (BLDE-US)[8]。這些動向反映出市場對於科技股的持續關注,尤其是在全球供應鏈緊張及政策變化的背景下,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政策對市場的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