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全球iPhone版圖再平衡:印度加速成長 中國仍掌核心製造優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為了規避來自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蘋果 (AAPL-US) 將印度生產的 iPhone 主要銷往美國,這使得近期數據顯示,印度首次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出口國。儘管如此,業內專家表示,印度只負責組裝工作,其他仍高度依賴來自全球的供應鏈。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全球iPhone版圖再平衡:印度加速成長 中國仍掌核心製造優勢(圖:shutterstock)

市場諮詢公司報告指出,印度製造的智慧型手機目前占美國市場的 44%,而中國僅占 25%。


印度取得此成就的直接原因,是蘋果將輸美手機生產線從中國轉移至印度。蘋果的策略不僅旨在降低成本和多元化供應鏈,也希望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

中印越電子企業協會秘書長表示,蘋果已確立中國、越南和印度為三大生產基地,其中印度主要負責生產全球非中國市場的 iPhone 產品。然而,印度目前僅負責智慧型手機的基礎組裝工作,類似多年前中國富士康的角色,並未涉足複雜的技術開發與設計。許多核心零組件,如仿生晶片和 OLED 螢幕,仍需從中國或其他國家進口。

儘管印度出口量顯著成長,但其在電子產品製造方面仍面臨多重挑戰。印度的本土零組件配套率不到 30%,關鍵元件高度依賴中國和韓國進口。產業報告指出,富士康在中國的 iPhone 製造良品率超過 98%,而印度的工廠良品率僅約 85%,導致成本增加。

德國媒體報導,印度生產的 iPhone 成本比中國高出 5-10%,主要原因在於基礎設施、技術水平和綜合成本方面的短板。此外,印度還面臨美國政府的壓力,若未能滿足要求可能導致更高關稅。

儘管印度對美國的 iPhone 出口量上升,但在全球範圍內,絕大多數 iPhone 仍由中國製造。中國在電子製造領域擁有深厚積累,具備完善的產業鏈、成熟技術和相對較低的人力成本,富士康等企業依然是全球製造業的重要支柱。

國際市場研究機構預計,蘋果至少需要 8 年時間才能將 10% 的產能從中國轉移出去,技術和品質控制在轉移過程中仍是主要挑戰。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