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本市場因AI技術蓬勃發展,美股巨頭崛起,台股回暖,貿易與合併挑戰並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資本市場熱潮:AI技術推動美股巨頭崛起,台股活力回暖,貿易協議與合併挑戰並存
隨著AI技術的迅速發展,全球資本市場出現明顯的投資熱潮,尤其是美股中七大企業與AI密切相關,形成「AI巨頭壟斷」的局面,顯示出雲端服務需求的強勁增長[1]。此外,SK海力士在記憶體市場的表現亮眼,第二季營業利益創新高,並計劃加速對AI先進晶片的投資,以鞏固其市場地位[2]。這些趨勢不僅顯示出AI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潛力,還反映出市場對於AI基礎建設需求的持續擴張,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相關領域的發展機會。
台塑生醫在亞洲生技大展上推出「精準醫療三箭」策略,涵蓋精準檢測、修護及治療,顯示其在生技領域的創新潛力,特別是Bio-FET生物晶片平台的快速檢測能力,將提升臨床防疫效率[3]。同時,美日貿易協議的細節曝光,顯示日本將對美國關鍵產業投資5,500億美元,並降低關稅,這不僅有助於美國經濟復甦,也強化兩國在農業及能源領域的合作[4],預示著全球市場的動態變化及投資機會的增長。
今日台股在鴻海及伺服器ODM廠的強勁表現下,指數一度突破23400點,最終收於23373.73點,顯示出市場的活力與資金流向,外資連續第八天買超達101.53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27.11億元,反映出對市場的信心[5]。此外,日本晶片製造商Rapidus成功試產2奈米晶片,預計2027年量產,這一進展可能改變台積電及三星的市場格局,顯示出全球半導體自主化的競爭加劇[6],各國對半導體技術的重視程度持續提升,未來市場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環境。
習近平於24日會見歐盟高層,強調中歐關係應基於相互尊重、開放合作及多邊主義,這顯示出中國對深化與歐洲經貿關係的重視[7]。同時,美韓貿易會議因美國財長缺席而延遲,南韓擔心未能在8月1日前達成避免高關稅的協議,這使得南韓股市反應敏感,特別是現代汽車股價下滑[8]。這兩者的發展反映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企業需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政策及其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