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受歐元區經濟回暖與美國政治風險影響,波動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波動加劇:歐元區經濟回暖與美國政治風險交織影響市場信心
歐元區6月製造業PMI終值升至49.5,顯示製造業景氣逐步回穩,尤其德國PMI達34個月新高,反映出企業對未來產出持樂觀態度,然而法國則持續萎縮,PMI僅為48.1,顯示需求疲軟仍是主要挑戰[1]。同時,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量子運算與人工智慧的融合將在2030年代實現顯著商業應用,微軟和Google的量子晶片已顯示出超越現有超級電腦的潛力,預示著未來在金融、物流等領域的能力將大幅提升[2]。這些趨勢顯示,儘管歐元區經濟復甦步伐不一,但科技創新仍將成為推動未來增長的重要動力。
此外,歐元區6月通膨達到2%的目標,顯示出經濟回暖的跡象,市場普遍認為歐洲央行(ECB)將在即將召開的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並可能在9月考慮降息[3]。儘管服務類通膨的上升引發關注,ECB官員仍認為壓制通膨的任務已基本完成,未來經濟成長的放緩風險需持續觀察[3]。同時,美國川普政府推動的「政府效率部門」(DOGE)計劃鬆綁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管政策,特別針對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及私募基金的規範,意在促進市場活力,但SEC內部對此表示擔憂,認為可能損害其獨立性[4]。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市場在政策調整下的敏感性,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各國央行的政策走向及其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近期,美國政壇風波不斷,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與前總統川普的口水戰引發市場關注,導致特斯拉股價在盤前交易中大跌逾4%,反映出市場對於公司未來交付量的悲觀預期[5]。同時,泰國總理貝東丹因通話醜聞被暫停職務,進一步加劇該國的政治不穩定,可能影響外資對泰國市場的信心[6]。在加密貨幣領域,高盛對「穩定幣第一股」Circle (CRCL-US) 的估值提出警告,指出其面臨多重風險,可能影響未來的市場表現[7]。此外,智庫報告分析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轉向,強調對抗中國的戰略將成為重心,這一變化可能對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8]。整體而言,這些事件顯示出市場在面對政治不確定性和經濟挑戰時的脆弱性,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