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全球貿易與科技競爭加劇,歐盟調整策略、中國電動車崛起、及美中經貿互動深化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歐盟調整貿易策略及中國電動車崛起,全球經濟與科技競爭加劇

歐盟調整貿易談判團隊以應對美國施壓,顯示出在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性下,歐洲的應變能力正受到考驗[1]。同時,歐洲央行 (ECB) 在7月會議上將暫停降息,部分官員認為降息周期可能已結束,這反映出對於通膨回升的警覺及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2]。在此背景下,歐元區的經濟政策將更加謹慎,市場對未來利率走向的看法也將受到影響,特別是在全球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ECB的觀望策略可能成為主流。
中國電動車品牌在英國市場的崛起引人注目,5月市占率達到9.4%創新高,特斯拉 (TSLA-US) 銷量年減36%顯示其市場地位受到威脅,尤其比亞迪 (01211-HK)(002594-CN) 銷量年增408%成為主導者,反映出中國品牌的強勁競爭力[3]。此外,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對川普的稅收法案表達強烈不滿,導致股價下跌約3.5%,投資者對於政治因素可能影響業務的擔憂加劇[4]。這一系列變化顯示出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及其對企業策略的深遠影響。
習近平與川普的通話顯示出中美兩國在經貿問題上的緊密互動,習近平呼籲美方撤銷對中國的消極舉措,並強調慎重處理台灣問題,顯示出對穩定兩岸關係的重視[5]。此次約90分鐘的會談中,雙方同意安排新一輪會談,並針對貿易協議的細節進行深入討論,特別是稀土產品的問題,顯示出雙方在貿易領域的合作意願[6]。隨著經貿磋商機制的推進,市場對中美貿易關係的未來走向充滿期待,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復甦的背景下,兩國的合作將對全球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4月貿易逆差顯著縮減至616億美元,為近兩年來最低,主要因企業提前囤貨效應消退,進口金額降幅達16.3%[7]。儘管高關稅政策仍影響進口決策,對中國和愛爾蘭的貿易逆差均有所減少。與此同時,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的迅速崛起可能使其超越美國,這一趨勢可能對美國的科技競爭構成挑戰,促使美國政府加大對生技產業的投資以維持競爭力[8]。這些變化顯示出全球貿易格局和科技競爭的潛在轉變,未來美國需在貿易政策和科技創新上做出更靈活的應對。
歐洲央行 (ECB) 總裁拉加德宣布連續八次降息,將存款利率下調至2%,顯示貨幣寬鬆周期接近尾聲,並指出通膨率將在2026年降至1.6%[9]。同時,美股主要指數因中美貿易談判的樂觀情緒而漲跌互見,市場關注即將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顯示就業成長放緩的跡象[10]。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市場信心,尤其在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之際,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與機會。
蘋果 (AAPL-US) 的應用程式商店在2024年銷售額接近1.3兆美元,顯示出其在實體商品和服務領域的強勁增長,尤其是美國和中國市場的表現尤為突出[11]。同時,任天堂 (Nintendo) 新推出的Switch 2因需求爆棚而引發缺貨潮,預計首年銷量將達2,000萬台,顯示遊戲市場的持續活力[12]。這兩大科技與娛樂巨頭的表現,反映出消費者對數位內容和娛樂產品的需求持續增強,並可能促進相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