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全球經濟放緩與美股波動,台灣美方關稅談判成焦點,企業應對市場不確定性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放緩影響美股與供應鏈,台灣美方關稅談判成焦點

美國股市表現平淡,主要指數波動不大,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前景及貿易談判的關注加劇,尤其是OECD下調全球成長預測後,市場對經濟放緩的擔憂加深[1]。同時,台灣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進展緊密,雖然雙方未透露具體細節,但台灣在美中貿易戰中的敏感地位使其面臨高額關稅的潛在風險,這將對科技業及全球供應鏈穩定造成影響[2]。市場分析師指出,未來如何平衡美方要求與台灣產業利益,將成為考驗政府外交與經濟智慧的關鍵。
Dollar General (DG-US) 上季表現超出預期,調升全年財測目標,顯示出在經濟不確定性中仍具韌性,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上漲10%[3]。然而,OECD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測至2025與2026年的2.9%,並指出保護主義上升將加劇通膨壓力,影響消費者購買力,特別是美國經濟成長率預估降至1.6%與1.5%[4]。在此背景下,Dollar General雖然同店銷售額預期成長,但仍需面對關稅引發的市場不確定性,未來消費者支出可能受到壓制,顯示出零售市場的複雜挑戰。
美國對越南提出的「超硬條件」,要求其減少對中國進口的依賴,並加強供應鏈監控,這一策略可能對越南的製造業造成重大挑戰,因其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5]。同時,台灣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四大策略,並規劃AI新科技政策,顯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力提升需求[6]。這些動向反映出亞洲國家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下,正積極調整策略以維持經濟穩定與技術創新。
中國自駕計程車企業如百度 (BIDU-US)(09888-HK)、文遠知行 (WeRide)(WRD-US) 和小馬智行 (Pony AI)(PONY-US) 正積極拓展中東市場,以應對美中貿易戰帶來的挑戰,尤其在沙烏地阿拉伯和杜拜等地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潛力[7]。此外,南韓大選出口民調顯示在野黨候選人李在明領先,若當選其擴張性財政政策可能影響韓元匯率及經濟復甦[8]。這些動態顯示出亞洲市場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重要性,尤其在科技創新和政策變化的推動下,企業需靈活應對市場變遷以維持競爭力。
Meta (META-US) 與 Constellation Energy (CEG-US) 簽署的20年核電購買協議,將自2027年起為其資料中心提供約1.1千兆瓦的電力,顯示出大型科技公司對於可再生能源的強烈需求,並助力核電廠的運作[9]。同時,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推出Klarna Card,意圖轉型為「新銀行」,不僅限於短期信貸,並透過與WebBank合作提供FDIC承保的帳戶,顯示出金融科技公司在傳統銀行業務中的潛力[10]。這些動向反映出企業在能源與金融領域的創新與轉型,暗示著未來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
萬豪國際集團 (MAR-US) 執行長Tony Capuano指出,儘管旅遊需求強勁,但消費者訂房行為愈加臨時化,顯示出對不確定性的謹慎,這一趨勢在休閒及商務旅遊中均有所體現[11]。同時,信邦 (3023-TW) 5月營收因新台幣升值及太陽能需求放緩而雙減,顯示出高借款利率及關稅政策對市場的壓力[12]。這些現象反映出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及市場環境的不穩定,未來企業需靈活應對以維持競爭力。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當沖高手_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