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最快今年回穩!摩根大通:中國房市真正復甦恐要等明年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最快今年回穩!摩根大通:中國房市真正復甦恐要等明年 (圖:Shutterstock)

今年被視為中國房市止跌回穩的關鍵節點,但實現全面回升仍面臨挑戰,多位專家及機構指出,市場復甦恐將分化,政策支撐與信心重建將成為核心變數。

摩根大通 (JPM-US)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上周三 (21 日) 分析,目前一二線城市已呈穩定跡象,但三、四線城市因庫存居高不下、需求疲軟,調整週期可能延續至 2026 年。


多家機構預測,今年新屋銷售、開工等指標較去年同期仍將下滑,但跌幅逐步縮小,真正築底恐須等到 2026 年。這一判斷跟官方「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的表述相呼應,顯示市場壓力猶存,但政策托底效應已初步顯現。

市場分化成為顯著特徵,北上深廣一線城市今年前 4 月數據顯示正面訊號,北京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年增 5.8%,4 月新屋價格季增 0.1%,其中改善型需求成為主力,逾六成的中高階專案成交活躍,而剛需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相較之下,三、四線城市仍深陷調整,新屋跟中古屋房價年減幅度雖收窄,但市場動能不足。

目前,政策端正透過供需雙向調節尋求突破。一方面,一線城市恐逐步鬆綁限制性政策,五環外限購調整、多孩家庭購房指標放寬等預期升溫。另一方面,「好房子」準升級推動產品結構調整,開發商加速向高品質住宅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目標已從「量」的刺激轉向「質」的提升,透過改善居住屬性重塑市場信心。

儘管政策持續發力,市場共識認為,基本面復甦仍須仰賴宏觀經濟與居民收入成長。當前置換鏈條加速、中古屋止跌等現象顯示市場自我修復機制啟動,但「疤痕效應」尚未完全消退。

對此朱海斌認為,政策需要時間沉澱效果,但百姓錢包的厚度才是最終答案。市場普遍預期,今年將是政策支撐與市場出清並存的關鍵過渡期,為 2026 年全面趨穩奠定基礎。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