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面臨美國國債波動與中美貿易風險,投資企業策略需靈活調整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市場面臨美國債市波動與中美貿易風險,投資策略需靈活調整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逼近5%引發市場關注,經濟學家建議投資人採取區間操作策略,尤其在殖利率接近4%時賣出、5%時進場,顯示債市潛在買點浮現[1]。同時,中國與東協完成自貿區3.0談判,涵蓋數位及綠色經濟等新章節,預示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並為全球合作提供新範本[2]。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市場在面對利率上升與貿易合作深化的雙重挑戰下,投資策略需靈活調整,以把握潛在機會。
在台灣的科技博覽會上,全球半導體產業聚焦人工智慧的未來,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強調供應鏈挑戰及美國關稅影響,顯示出行業面臨的壓力[3]。同時,美國國債已突破36.2兆美元,德銀策略師警告財政狀況岌岌可危,尤其在失去AAA評級後,未來經濟成長可能無法支撐高額支出[4]。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全球科技與經濟環境的變遷,企業需在不確定性中尋找轉型機會,尤其是台積電計劃在美國再投資1,000億美元以鞏固其市場地位,顯示出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南韓製造業對美中市場的依賴度達24.5%,顯示其外需驅動的經濟結構日益明顯,2023年海外需求占GDP的58.4%遠超全球平均,專家擔憂中美貿易衝突可能加劇經濟風險,呼籲政府刺激內需並多元化出口市場[5]。此外,全球央行對美國國債的持有態度出現分化,中國減持美債並增持黃金以應對信用風險,而日本和英國則因地緣政治因素增持美債,反映出各國央行根據自身經濟情勢調整外匯儲備,顯示美債風險逐漸浮現[6]。
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等引發市場恐慌,導致美債和美元遭到拋售,30年期美債殖利率更是突破5%警戒線,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7]。川普推行的減稅法案面臨國會阻力及共和黨內部分歧,儘管有妥協方案浮現,但若無法有效抵消成本,將可能導致美債殖利率進一步上升,影響經濟借貸成本[8]。分析師表示,川普及財長貝森特可能會因應市場震盪,然而在財政赤字擔憂加劇的背景下,市場對未來的信心仍顯脆弱,恐重現「拋售美國」的交易情況。
台灣科技企業韌性顯著,耐吉重返亞馬遜,房市面臨調整挑戰
在全球科技市場的變化中,台積電 (2330-TW) 旗下的采鈺 (6789-TW) 受惠於Android手機市場的成長,影像感測器需求持續上升,顯示出其業務的韌性[9]。此外,聯發科 (2454-TW) 旗下的達發 (6526-TW) 將重點放在高階AI物聯網及網通基礎建設,並透過先進的藍牙音訊技術及AI機器學習技術拓展客戶基礎,顯示出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10]。這些動能不僅反映出台灣科技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重要性,也顯示出在面對市場挑戰時,企業如何透過創新與技術提升來維持成長。
耐吉 (NKE-US) 宣布重返亞馬遜 (AMZN-US) 線上商店,這一策略不僅旨在重振成長,還希望修補與批發夥伴的關係,顯示出其對於消費者購物體驗的重視[11]。同時,比特幣 (BTC) 突破11萬美元,市值達2.18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五大資產,顯示出數位貨幣的強勁增長勢頭[12]。隨著香港和美國加強穩定幣的監管,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合規化運營成為新標準,這將對整體金融生態系統產生深遠影響,並可能促進耐吉在數位銷售渠道的發展。
在高雄,房價受到台積電 (2330-TW) 和產業園區的影響曾快速上升,但目前已出現修正,前鎮區與前金區的房價仍維持上漲,顯示出成熟生活機能的優勢。相對而言,其他區域如大寮區因中古屋價格低廉吸引自住客群,導致整體均價下滑,反映出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及新建案價格高昂的挑戰。未來房市需關注需求回暖的可能性及政策調整的影響[13]。
遠東銀行宣布資本增至650億元,智堡報告警示美日長期公債市場疲弱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