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受CPI數據影響,特斯拉平價電動車及AI技術引關注,中美貿易會談進展緩慢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動態:CPI數據或影響標普500,特斯拉平價電動車及AI技術發展引關注
本週美國將公布4月CPI和PPI數據,市場對於這些經濟指標的反應將直接影響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尤其是在標普500指數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若CPI數據超出預期且零售銷售表現不佳,將可能引發對停滯性通膨的擔憂[1]。特斯拉計劃於2025年推出的平價電動車Model Q,預計售價低於3萬美元,將鎖定對平價電動車需求的消費者,並可能成為推動股價的主要因素。這款車型不僅具備自動駕駛功能,還將利用現有Model 3和Model Y的結構以降低生產成本,顯示出特斯拉在市場競爭中的靈活應對能力[2]。此外,亞洲貨幣的強勁表現引起市場關注,並使各國央行對潛在的資本流動風險保持警覺,顯示出全球經濟環境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迅猛發展,GPU 的算力已被視為AI研究人員的「貨幣」。這一觀點由輝達 (NVDA-US) 應用研究副總裁 Jonathan Cohen 提出,顯示出對高效能計算需求的迫切性[3]。同時,Google (GOOGL-US) 也在 AI 領域積極布局,推出了新一代 AI 模型 Gemini 2.5 Pro,專注於影片理解和程式輔助,顯示出其在多模態處理上的強大能力,並在 VideoMMe 測試中獲得高達 84.8% 的分數[4]。這些發展不僅反映了市場對於 AI 技術的高度期待,也顯示出企業在提升計算能力和智能應用方面的競爭壓力,未來將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的創新與成長。
美日貿易緊張再升級,中美經貿會談取得進展,全球市場情緒受影響
日本首相石破茂對美國汽車關稅的強硬立場,顯示出日本在貿易談判中的堅定態度,尤其是在美英達成低關稅配額協議的背景下,他強調日本不會滿足於此,並警告美方若持續施加關稅壓力,將影響日企在美國的投資意願[5]。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的中東之行,聚焦於經濟合作與高科技出口,並計劃對沙烏地阿拉伯進行高達1兆美元的投資,這一策略顯示出美國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的積極布局[6]。然而,川普選擇不訪問以色列,並對加薩政策的轉變,可能會引發中東地區的政治緊張,進一步影響美國在該地區的外交策略。這些動態不僅反映出美日之間的貿易摩擦,也揭示了美國在全球經濟合作中的多元考量,未來可能對市場情緒及投資決策產生深遠影響。
國際局勢顯示出多重變化,烏克蘭宣布自5月12日起實施為期30天的全境無條件停火,並希望藉此重啟俄烏和平談判,獲得德國、法國、波蘭及英國的支持。然而,俄方對此呼籲的回應卻顯得謹慎,顯示雙方在停火條件上的重大分歧,尤其是烏克蘭堅持無條件停火,而俄方則希望與軍援問題同步處理,這使得和平進程仍然充滿不確定性[7]。同時,中美高層經貿會談在日內瓦舉行,專家指出會談成果將取決於美方的態度,若美方繼續堅持「美國優先」的策略,則難以取得實質突破。反之,中方則表達願意在取消關稅及終止高科技封鎖的情況下促進經貿正常化,顯示出中美經貿博弈可能出現拐點,尤其是在美國面臨經濟壓力的背景下,未來的談判路徑仍然艱難,雙方需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建立合作[8]。這些事件不僅影響國際政治格局,也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