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小幅下跌,外資青睞金融科技股,政策變化提升投資彈性与企业业绩亮眼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小幅下跌,外資青睞金融及科技股,政策變化提升投資彈性
今日台股雖然一度上漲逾百點,但因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最終小幅下跌3.09點,收在20543.4點,成交量縮至2481.92億元,顯示市場情緒謹慎。外資連續五日買超,但今日僅增持14.84億元,主要集中於金融股及鴻海,顯示其對這些板塊的偏好持續增強[1]。另一方面,研華 (2395-TW) 公布4月營收61.43億元,年增28.97%,顯示其在北美、中國及新興市場的表現強勁,尤其是智能系統及物聯網自動化領域的成長潛力明顯[2]。整體而言,儘管外資買盤縮手,但特定產業如金融及科技仍顯示出穩健的增長動能,未來市場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及外資動向。
金管會近日宣布放寬台股ETF中單一成分股的比重限制,將不再受30%的上限約束,這一政策變更將使台積電 (2330-TW)(TSM-US)的比重提升至約36%,與加權股價指數權重一致,顯示出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及投資彈性的提升[3]。此外,緯穎 (6669-TW) 公布第一季財報,營收達1706.55億元,年增超過1倍,稅後純益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出其在AI伺服器市場的強勁需求[4]。相對而言,統一企業 (1216-TW) 雖然稅後純益為51.57億元,季增64.32%,但年減6.8%,顯示出在數位優化及物流支出影響下的挑戰,整體營收仍達6576.37億元,為近四年來新高[5]。這些數據反映出台灣企業在不同產業中的成長動能及面臨的挑戰,未來市場將持續關注這些企業的表現及政策變化對投資環境的影響。
台股市場動態:聖暉及文曄業績亮眼,國防投資受青睞,企業靈活應對挑戰
無塵室機電大廠聖暉 (5536-TW) 公布的第一季財報顯示,稅後純益達6.43億元,年增50.23%。這一成長趨勢反映出公司在無塵室設備需求強勁的背景下,營收也隨之上升至85.56億元,年增56.21%。全球對於高科技製造環境的重視,尤其在半導體及生技產業的推動下,使聖暉的業務前景看似樂觀。隨著市場對於無塵室技術的需求持續增長,聖暉有望在未來幾季中持續受益,進一步鞏固其在行業中的領導地位,並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背景下,國防軍工主題的投資吸引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元大航太防衛科技 ETF (00965-TW) 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達18.8%,顯著優於大型科技型ETF,顯示出其在震盪市況中的抗跌性[6]。分析指出,隨著美國及歐洲國家增加國防預算,軍工產業的長期成長動能愈發明顯,近期的印巴戰爭更是進一步刺激了相關股價的上漲,韓國LIG NEX1與日本IHI的股價分別上漲近24%與10%[6]。專家建議投資者應考慮將國防題材納入投資組合,以降低對科技股的過度集中風險,這一策略在當前市場環境中尤為重要,顯示出國防相關資產的潛在價值與穩定性。
文曄 (3036-TW) 在最新法說會中公布第一季稅後純益達27.07億元,超出市場預期,顯示出其在半導體市場的強勁表現。董事長鄭文宗對未來展望持樂觀態度,並認為關稅影響有限,因半導體尚未納入課徵範圍,這為公司未來的營運策略調整提供了靈活性[7]。同時,台郡 (6269-TW) 宣布將進行庫藏股回購計畫,顯示PCB產業鏈內部對股價的信心,並可能進一步穩定市場情緒,尤其在當前經濟環境中,回購行動成為企業護盤的普遍趨勢[8]。此外,賴清德總統在歐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中強調台灣與國際社會的合作,面對新極權威脅,這不僅反映出台灣在全球政治中的重要性,也可能影響相關產業的投資信心和市場動態[9]。綜合來看,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當前台灣市場的投資環境,企業在面對挑戰時展現出靈活應對的能力,未來仍需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及政治局勢的變化。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動能指標下跌股
#波段回檔股
#下跌三黑K線
#偏弱機會股
#當沖高手_弱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