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因AI熱潮與外資回流表現強勁,產業分化顯著,未來投資機會多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6 18:10
台股在外資回流與AI熱潮下表現亮眼,產業創新與資金流向成關鍵因素
今日台股在外資回流的推動下,表現出色,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達50.04億元,其中外資獨自加碼157億元,顯示市場對於AI相關股的信心持續增強,尤其是台積電 (2330-TW)(TSM-US)的強勁表現尤為關鍵。此外,華碩 (2357-TW) 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在COMPUTEX論壇上指出,本地化AI資料中心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預計至2033年年複合成長率可達20%,這一趨勢不僅反映出企業對高效能運算的需求,也顯示出市場對於AI技術的重視。華碩透過推出自動化部署平台及遠端管理工具,進一步提升運算資源的管理效率,為未來的市場競爭奠定基礎。整體而言,台股在AI熱潮的推動下,未來仍具備強勁的成長潛力,吸引更多資金進場布局。 [1][2]
在半導體雙雄台積電 (2330-TW) 和聯發科 (2454-TW) 的壓制下,台股小幅回落,收盤指數為20522.59點,顯示市場對於AI股的熱情有所減退,成交量亦回落至3029億元,反映出投資者對未來市場走勢的謹慎態度。與此同時,華碩 (2357-TW) 旗下的ROG品牌積極拓展其產品線,特別是在電競鍵盤和耳機市場上表現亮眼,顯示出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的增長潛力,這或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一大亮點。此外,隨著新台幣的強勁升值,資金流入的套利空間引發市場關注,和碩 (4938-TW) 董事長童子賢指出,這些資金流入不僅可能是短期的「候鳥」,也可能是長期的投資者,顯示出市場對於台灣經濟的信心。整體而言,台股在面對外部環境變化時,仍需關注內部產業的創新與資金流向,以把握未來的投資機會。[3][4][5]
台股市場分化明顯:泓德能源擴展日本市場,世界毛利率受壓,台虹營收回暖宏達電挑戰持續
泓德能源 (6873-TW) 在日本市場的成功布局顯示出其在長期脫碳素儲能系統的強勁競爭力,連續兩年獲得5件標案,總儲能容量達300MW,顯示出其在該領域的穩定增長潛力。這些標案分佈於青森、福島及北海道,並獲得日本政府20年的補貼支持,為未來的收益提供了保障。展望2024年,泓德能源的目標不僅限於現有的儲能容量,還計劃在日本市場實現超過3GW的長期開發,包括400MW的光電及2.6GW的儲能規模,顯示出其對於可再生能源市場的長期承諾與戰略規劃。隨著全球對於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上升,泓德能源的擴展計劃不僅有助於提升其市場地位,也為其未來的國際化布局奠定基礎,預期將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6]
在最新法說會中,世界 (5347-TW)透露,儘管第二季晶圓出貨量預計季增3-5%,但新台幣的強升將壓縮毛利率至27-29%,低於上季的30%。這一現象反映出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關稅問題影響客戶的採購策略,部分客戶提前拉貨,而另一些則持觀望態度。儘管通訊、工業及車用市場需求回穩,後續訂單能見度仍然不明,顯示出市場的脆弱性。第一季營收表現良好,達119.49億元,年增24.04%,但在正負因素交織的情況下,未來毛利率的走勢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需持續觀察全球經濟及政策變化對公司的影響。 [7]
台股市場顯示出明顯的分化趨勢,台虹 (8039-TW) 在4月營收達9.6億元,創下8個月新高,顯示出市場供需逐步回暖的信號,法人預測第二季營收將持續增長,毛利率也有望改善,反映出其在FCCL產業中的競爭力持續提升。相對而言,宏達電 (2498-TW) 的4月營收卻大幅減少56.9%,顯示出其在VR市場的挑戰仍然存在,儘管其在歐美市場的合作計畫顯示出潛在的增長機會,但短期內的營收表現仍需關注。另一方面,永豐金 (2890-TW) 在面對市場不確定性及新台幣升值的挑戰下,仍然報告了第一季淨收益186.9億元,年增11.6%,顯示出其在波動市場中的韌性,但市場成交量的下滑則反映出投資者的保守心態,未來市場的走向仍需密切觀察。整體而言,台股在不同產業間的表現差異,反映出市場對於未來經濟環境的不同預期,投資者應根據各公司基本面及市場趨勢進行靈活調整。[8][9][10]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