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外資加碼157億元,AI產業前景看好,市場信心回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6 15:55
台股熱錢回流 外資加碼157億元 市場信心回升 AI產業未來成長潛力看好
今日台股在熱錢回流的推動下,外資再度加碼157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達50.04億元,顯示市場對於後市的信心逐步回升。儘管台積電 (2330-TW) 和聯發科 (2454-TW) 的表現對AI股造成壓力,導致加權指數小幅下跌10.4點,收於20522.59點,但成交金額仍達3029億元,顯示市場活躍度不減。分析指出,儘管短期內半導體股面臨調整壓力,但長期看好AI及科技產業的成長潛力,預期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進一步支撐台股的上行動能。 [1][2]
在美國製造業面臨高勞力成本的挑戰之際,緯穎 (6669-TW) 董事長洪麗寗在「AI NEXT FORUM」上強調自動化與智慧製造的重要性,並計劃在德州設立新廠以增強本土產能。這一策略也反映在緯創 (3231-TW) 與緯穎的美國布局擴張中,兩家公司因應AI伺服器需求的增長而股價表現亮眼。緯創計劃在德州設立子公司,專注於AI產品的開發,預算不超過5000萬美元,而緯穎則以5959.18萬美元取得德州土地與建物,這些舉措顯示出企業對美國市場的重視及未來成長的信心。儘管中菲行 (5609-TW) 面臨美國關稅影響需求減少的挑戰,其4月營收仍年增30.79%,顯示出亞洲市場需求的強勁。透過多元化產品及數位化服務優化策略,該公司維持營業動能,未來將利用不同貨幣組合進行自然避險,以應對美元貶值風險,這些動態顯示出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中尋求韌性與成長的努力。[3][4][5]
台股動態:慧洋-KY營收下滑,亞泰影像創新高,半導體市場挑戰與機遇並存
慧洋-KY (2637-TW) 在4月的合併營收達13.58億元,較上月增長6.24%,但年減25.02%,顯示出短期內的營收回升可能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儘管營業利益達2.37億元,營業利益率上升至17%,但因匯損影響,稅前盈餘大幅下滑至2084萬元,年減96.38%。每股盈餘僅0.03元,反映出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累計前四月,慧洋的合併營收為48.68億元,年減25.11%,並出現稅前虧損1.5億元,顯示出整體經營壓力仍然存在。市場分析指出,儘管短期內中國轉口貿易可能提升運價,但中長期的美中貿易摩擦仍將對散裝航運需求造成影響,未來需密切關注全球貿易政策的變化對航運市場的潛在衝擊。[6]
亞泰影像 (4974-TW) 在2025年首季表現亮眼,稅後純益達1.32億元,每股純益1.82元,創下同期新高,顯示出其在影像感測器模組市場的強勁需求。公司總經理吳淑品透露,亞泰影像正與台灣設備業者合作開發半導體應用的晶圓級檢測 AOI 系統,這一新產品已占總營收的1-2%,顯示出其在技術創新上的積極布局。隨著訂單能見度維持在1-2個月,預計第二季產能利用率將穩定在90%。此外,預測2024年全年營收將達42.93億元,稅後純益5.28億元,並擬配息5.45元,這些數據不僅反映出亞泰影像的穩健成長,也顯示出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特別是在服務全球前五大多功能事務機品牌中的四家後,未來的發展潛力值得關注。 [7]
當前半導體產業面臨多重挑戰與機遇,類比晶片業者致新 (8081-TW) 在法說會中指出,儘管美國的關稅政策尚未明朗,客戶訂單仍保持穩定,顯示市場需求的韌性。然而,董事長吳錦川也提到,若關稅政策導致成本上升,代工廠可能會考慮將部分產能轉移至低關稅國家,這將影響整體供應鏈的布局。另一方面,矽光子技術的興起使得濾光片廠統新 (6426-TW) 和上詮等公司在市場上表現活躍,股價一度上漲逾4%,顯示投資者對於新技術的熱情。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彭双浪則強調,近期新台幣的強升對出口導向的台灣經濟造成壓力,雖然升值反映經濟健康,但過快的升值可能會影響產業的調整能力,特別是在AI應用等新興領域的轉型上。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當前半導體及相關產業的複雜市場環境,未來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及市場需求的動態。[8][9][10]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動能均線獲利股
#營收創高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