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台幣暴力升值 為何美國該留意?WSJ:有資金外流風險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2025-05-06 13:52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台幣暴力升值 為何美國該留意?WSJ:有資金外流風險 (圖:Shutterstock)

新台幣兌美元最近半個月以來強力升值 10%,雖然美國投資人甚至可能從來沒想過要交易台幣,但美股投資人卻面臨風險,華爾街日報 (WSJ) 指出,這可能代表在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關稅戰風險下,美元將長期走軟,資金有從美國外流的風險。

台灣憑著半導體等科技產品的出口、以及相對便宜的貨幣,對美國擁有巨大的貿易順差,這反過來也代表台灣持有大量投資在美國資產的美元。


從實際操作面來看,這些美元等同是台灣壽險公司借給美國企業的資金。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 (CFR) 的 Brad Setser 長期追蹤台美貿易多年,他預估,台灣壽險業者擁有超過 7000 億美元的外國債券,主要是美債。當美元兌台幣走軟,代表壽險公司這些投資的價值縮水了。

雖然台幣在短短幾天內暴衝,但也只是回到 2022 年的水準。如此,如果台灣壽險業者預期美元將持續走軟,或者他們失去對美國這個投資地的信心,最壞情況可能是開始分散投資部位,這將讓美債、乃至於美國的借款人付出代價。

舉例來說,蘋果 (AAPL-US) 和輝瑞 (Pfizer)(PFE-US) 都曾向台灣投資人發行過美元債券。

事實上,這個風險遠不止於台灣,歐洲銀行業是美國市中心房地產市場的大金主,而日本銀行業手中持有美國的高風險貸款。

靠著這類外國資金湧入,美國的企業和個人借貸成本才得以降低。如果這種資金流入放慢、甚至枯竭,將代表融資成本上揚。Setster 和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講師 Joshua Younger 曾撰文指出,甚至有理由相信,和台灣外國債券部位相關的市場波動,可能已經對美國的抵押貸款利率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WSJ 指出,不管台幣波動是否直接和台美貿易談判有關,這都提醒世人,美國的貿易政策已經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後果。不管川普政府是不是主動要求台灣讓貨幣貶值以促進美國的出口,或者一切只是投資人對美國失去信心而拋售美元,這些代價都將由美國的借貸人承受。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