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音Temu免稅福利沒了!歐盟擬取消小額包裹150歐元免稅門檻 加收手續費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2-14 08:4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_next/image?url=https%3A%2F%2Fcimg.cnyes.cool%2Fprod%2Fnews%2F5862035%2Fl%2Fd627cc269550ac04e388ada5816db08f.jpg&w=3840&q=75)
歐盟上周三 (5 日) 呼籲立法者迅速通過擬議的「海關聯盟改革方案」,將取消 150 歐元 (約 5217 台幣) 小額包裹免稅門檻,為電子商務領域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但美國同天卻突然將此前對來自中國低成本包裹免稅待遇取消的政策叫停。
根據歐盟執委會報告,去年約有 46 億件低價值貨物,也就是價值不超過 150 歐元商品進入歐盟市場,相當於每天 1200 萬件,比 2023 年足足高出一倍,是 2022 年的三倍。
在此背景下,歐盟六個成員國負責監管 89% 直接進口線上銷售商品,這給海關當局帶來壓力,其中 90% 包裹來自中國,其中許多包裹由蓬勃發展的跨境電商平台希音 (Shein) 和 Temu 出售。
此外,歐洲人也開始網購上癮,約七成民眾常線上購物,而電子商務為消費者、企業(包括中小企業)以及整個歐盟經濟也帶來許多好處,但包裹激增卻給歐盟海關帶來壓力。
隨著海關當局工作量不斷增加,產品安全合規、非法商品、 永續性及負責任企業面臨的不公平競爭等風險也不斷增加,例如在歐盟邊境查獲的侵犯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的假冒產品中,約有一半是在網上購買,且大量包裹的運輸及其對環境跟氣候均帶來負面影響。
還有人指出,150 歐元免稅門檻措施給希音和 Temu 不公平的優勢,例如,服裝通常需要繳納 12% 進口稅才能進入歐盟。
歐盟委員會也邀請立法者考慮採取進一步措施,例如對直接進口到歐盟消費者的電商商品徵收非歧視性手續費,以解決監督數十億此類貨物符合歐盟規則而產生的成本,而取消免稅門檻豁免料將為海關當局每年帶來額外 10 億歐元的收入。
至於美國若取消對中國「最低限度」豁免制度將如何影響中國電商,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 年中國小額包裹出口將從 2018 年的 53 億美元飆升至 660 億美元。美國市場一直是中國低價值包裹的主要目的地。
2023 年,通過美國海關的小額包裹首度超過 10 億件,高於 2015 年的 1.34 億件。截至 2024 年底,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表示,每天處理約 400 萬件小貨物,其中許多貨物透過 Shein 和 Temu 等線上零售平台從中國運來。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川普取消小額包裹免稅後,美國海關官員恐須審查大量包裹,這項政策轉變可能會導致價格上漲和交貨延遲。
在中國,許多跨境電商產業從業者抨擊美國對小額包裹免稅政策的反覆無常,稱其造成巨大的不確定性,恐損害商家和消費者的利益。
不過,一位產業專家表示,中國跨境電商產業可透過優化供應鏈和多元化市場策略來應對可能的政策變化。
自去年以來,包括速賣通、Temu 和 Shein 在內的各種跨境電商平台都推出了半託管模式,讓商家可以保持營運控制,而平台負責倉儲和物流,要求商家在海外儲存庫存。
中國互聯網絡資訊中心電商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美國新規定恐提高進口商品成本,對於依賴中國等海外供應商的跨境電商來說,利潤空間將大大壓縮。「美國消費者恐因此承受價格上漲,相關企業也將面臨競爭力下降的風險。」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