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本田、日產正式結束合併談判 仍將在智駕及電動車合作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2025-02-13 17:2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本田、日產正式結束合併談判 仍將在智駕及電動車合作(圖:shutterstock)

日本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周四 (13 日) 正式宣布,已結束合併談判,這項合作計畫原本有機會打造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之一。

據雙方聲明指出,自簽署諒解備忘錄以來,兩家公司的管理團隊已經討論並考慮了周圍的市場環境、業務整合的目標以及整合後的管理策略和結構。


聲明稱,在兩家公司的討論過程中,本田曾提議改變最初 MOU 中概述的建立合資控股公司的結構 (本田將在股權共同轉讓的基礎上,任命多數董事和執行長),改為本田作為母公司,日產透過股份交換成為子公司的結構。

然而,經過討論,兩家公司一致認為,為了在日益動盪的市場環境中,在邁向電氣化時代之際,優先考慮決策速度和管理措施的執行,最適合停止討論並終止 MOU。

展望未來,日產和本田將在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框架內合作,目標是創造新的價值,並最大化兩家公司的企業價值。雙方將致力於智慧和電動車領域的合作。

據報導,這項失敗的交易,其後果可能對兩家公司都至關重要,但對日產的影響可能更大,因為這家陷入困境的汽車製造商,現在必須在其他地方尋找解決其疲弱財務狀況的方案。

日產在 11 月宣布,上半年淨利下降了 94%。該公司還宣布計畫裁員 9000 人,減產 20%,並將年度利潤預期下調了 70%。由於領導層頻繁更換,以及產品線過時,使其在美國的油電混合動力車和中國的電動車市場,都失去了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本田則更加樂觀。在截至 12 月 31 日的三個月期間,本田的營業利潤為 3,970 億日元 (26 億美元),略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4,070 億日元。儘管如此,本田仍預計在截至 3 月 31 日的財政年度中,實現 1.42 兆日元的營業利潤。本田的目標是到本十年末,將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翻倍,設定了到 2030 年交付 130 萬輛的目標,這實際上是 2023 年 (不包括中國)65 萬輛銷量的兩倍。

本田執行長 Katsuto Hayashi 在 12 月向記者表示:「我們預計大部分成長將在北美實現。」

與此同時,台灣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本周稍早表示,對收購雷諾汽車在日產的 36% 股權持開放態度,並補充說,鴻海已經接觸了日產和本田,尋求潛在的合作機會。隨著兩家日本公司之間的意見分歧導致談判停滯,為鴻海成為電動車的合約製造商,提供了機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