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比亞迪攜手DeepSeek 特斯拉嚇掉6% 但川普助力 馬斯克在美困境可望解套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2-12 10: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REUTERS/TPG)

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周二 (11 日) 宣布與生成式人工智慧公司 DeepSeek 達成合作協議,計劃共同開發新一代自動駕駛技術,此舉恐衝擊特斯拉 (TSLA-US) 等競爭對手。

特斯拉周二股價應聲下挫 6.34%,收每股 328.50 美元。野村分析師說:「比亞迪正在改變競爭策略,從去年的降價到 2025 年的功能升級」。


DeepSeek 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的 AI 公司,近期因其技術表現而受到市場關注。該公司所提供的 AI 技術被認為與 OpenAI 相媲美,但在成本和資源需求上更具優勢。

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比亞迪在自動駕駛技術的推進上相對謹慎,但目前已全面推出其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神眼」(God’s Eye),該系統覆蓋了所有車型,包括高端的仰望(YangWang)系列及售價不到 10 萬元人民幣(約合 13,700 美元)的入門級車型。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資訊網站 CarNewsChina 的報導,「神眼」系統提供三種不同版本,根據功能劃分等級,所有版本均基於比亞迪的「玄機」架構(Xuanji Architecture),結合車載晶片、雲端運算、傳感器、雲端 AI 和車載 AI,以實現智慧駕駛技術。此外,玄機架構將接入 DeepSeek 的 R1 AI 模型,以增強車載 AI 及雲端 AI 能力,提升車輛的智慧化程度。

另一方面,特斯拉在全自動駕駛(FSD)技術上投入重資,但至今尚未獲得在中國推廣 FSD 功能的監管批准。在特斯拉第一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執行長馬斯克表示,公司面臨一些挑戰,特別是在中國的訓練影片傳輸問題上。他指出:「我們有點進退兩難,這真是個『困境』。」

儘管在中國市場受限,特斯拉的 FSD 和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計畫仍在推進,預計 Robotaxi 將於 6 月在美國德州奧斯汀推出。此外,馬斯克還透露,專用 Robotaxi 車型「Cybercab」預計將在 2026 年發佈。

隨著比亞迪在電動汽車(EV)銷量上逐步逼近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成為兩者競爭的關鍵因素。比亞迪能夠在價格低於特斯拉的 EV 車型中提供自動駕駛軟體,這可能成為其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超越特斯拉的決定性因素。

不過,由於美國前總統拜登對中國電動車徵收 100% 關稅,比亞迪在短期內不會對美國市場構成威脅。但在全球市場,特別是中國和歐洲,比亞迪與特斯拉的競爭正日益加劇。

川普執政可望為特斯拉在美困境解套

隨著川普重新掌握政權,美政府正從多個方面重塑美國的監管框架,這對特斯拉而言,無疑是大利多。

川普放寬監管措施的方法包括:以人事任命控制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等關鍵機構、廢除行政令性質的監管措施,並推動聯邦自動駕駛法規的制定。這一系列舉措正是馬斯克所公開呼籲的方向,可望讓特斯拉面臨的聯邦調查和安全審查迎來戲劇性的轉折,也可能對競爭對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目前,特斯拉面臨多項聯邦調查,主要包括:

  •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在對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進行 6 項調查;
  • 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和司法部正在調查馬斯克是否誇大了車輛的自動駕駛能力;
  • 司法部還在調查特斯拉是否誤導客戶關於其電動車續航里程;
  • 政府要求報告使用 Autopilot 等技術的車輛事故數據;
  • 國家勞工關係委員會 (NLRB) 正在審查特斯拉工廠工人提出的 12 項不公平勞動行爲指控;
  • 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 (EEOC) 要求法官強制特斯拉進行改革, 並向聲稱受到種族攻擊的黑人員工支付賠償金。

根據報導,這些調查多數依賴行政指令而非國會立法,使其都可能被川普政府叫停。前聯邦檢察官 Peter Zeidenberg 分析稱:「司法部絕不會起訴馬斯克,所有調查都可能戛然而止。」

「馬斯克想要掌控交通部,」曾任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高級安全顧問的 Missy Cummings 表示。她指出,特斯拉正在進行的多項調查可能會因此而終止。

分析師 Daniel Ives 指出:「川普的勝選與馬斯克之間的『化學反應』,將徹底改變壓制特斯拉的監管環境。」過去困擾特斯拉的多項調查,有望在川普政府的支持下被撤銷,這將為特斯拉的發展提供更為寬鬆的環境。

受害者的聲音:誰來爲技術缺陷買單?

對於政府可能放鬆監管的情況,一些與特斯拉碰撞事故相關的人們表示擔憂。他們認為,如果政府的調查和召回權力受到限制,特斯拉可能不會為其失誤負責。這種擔憂在事故頻發的背景下愈發強烈。

汽車行業分析師指出,取消 7500 美元的電動車補貼對特斯拉影響有限,但更可能打擊競爭對手,而這種監管鬆綁可能鞏固特斯拉的市場壟斷地位,卻以犧牲行業安全標準為代價。

對馬斯克而言,這是掃清障礙、實現上兆美元市值的關鍵一步;但對公眾而言,弱化的監管可能意味著更多悲劇的發生。當技術創新突破政府制衡時,社會將如何承擔失控的代價?這場博弈的終局,或將定義下一個十年的交通革命。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