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燒向歐美零售商 砍單效應恐致亞洲上百萬人失業
鉅亨網編譯余曉惠 2020-03-26 14:01
亞洲供應鏈才剛要走出中國工廠停工的陰霾,如今隨著武漢肺炎疫情燒向歐美、種種防疫措施導致經濟和消費急凍,西方零售業者不是暫緩下單、就是削減服飾訂單,這連帶威脅到亞洲數百萬人的生計。
疫情之下首當其衝的是 H&M 這些快時尚業者,他們的經營模式是在短短幾週內向工廠下單並等待產品送達門市,現在不是暫緩向亞洲工廠下單,就是砍單。這點對於替其他步調沒那麼「快」的消費品牌製造商品的亞洲企業來說,絕對是個不好的徵兆。
H&M 表示,正在評估「最近已下訂單可能出現的變化」。H&M 向全球約 1,400 家工廠採購原料,服飾生產主要仰賴中國和孟加拉。
根據《華爾街日報》取得的公開聲明和發給供應商的文件,英國食品商 Associated British Foods 和英國零售商 Peacocks Stores 也暫停或取消部分訂單。
前者旗下有零售門市遍布歐洲的 Primark,孟加拉一家為 Primark 生產牛仔褲的公司負責人說,他的工廠已為 Peacocks 生產約 1.45 萬條牛仔褲,對方卻寄封信說不會接受這些訂單,害他損失慘重。
孟加拉服裝製造商和出口商協會向零售商喊話,希望他們為已訂購的商品付款,否則全國 410 萬工人可能失業,衍生無法承擔的社會混亂。
這次和 2008 年不同
專家表示,目前景氣降溫的程度似乎比 2008 年金融危機嚴重得多。當時各大品牌雖然也因為消費支出減少飽受打擊,但還能透過降價促銷等優惠措施吸引節儉的顧客,儘管總體需求下降,許多工廠仍忙於處理訂單。
德拉瓦大學時裝與服裝學教授陸聖說,這回情況不同,歐美大部分地區的商店和商場都已關門,「這回是商業封鎖,對貿易的衝擊遠大得多」。
陸聖分析國際勞工組織 (ILO) 和世界貿易組織 (WTO) 的歷史數據,觀察出口成長與就業關聯。像孟加拉國這樣的國家,若出口下降 10%,國內就業人數可能減少 4-9%。
緬甸服裝業協會會長 Aung Myo Hein 表示,該國服裝產業已經裁撤 1 萬人。
馬來西亞也落入同樣處境。大馬製造業 2 月曾因中國工廠停工衍生的轉單效應受惠,但現在西方買家紛紛發信要求取消訂單。
馬來西亞時尚紡織暨成衣聯盟主席 Tan Thian Poh 說:「我們聯盟中的大多數企業,很快會被迫收掉店面。」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