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回首日美貿易戰:滿足了美國所有要求後 日本發現什麼都沒解決

華爾街見聞 2018-08-09 14:50

當四五十年前的貿易戰似乎重新上演的時候,日本人看起來已經牢記歷史的教訓,不再以不斷的妥協來換取美國的滿意了。

畢竟,當年的日本政府在作出種種妥協之後仍沒有滿足美國的要求,在長達數年的時間裡,兩國貿易差額未能顯著縮小。

熟悉的開端

當年的情景如今回顧起來是如此的熟悉:彼時,總統雷根也是共和黨成員,美國對其正處於經濟泡沫膨脹期的貿易盟國日本的實力日益強大感到憂心忡忡。

1965 年,日本對美國的貿易自二戰以來首次出現順差。三年之後,日本躍居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此後,日本經濟大國的地位不斷鞏固,隨之而來的便是日美貿易摩擦日益增多。

從 70 年代初開始,美國抱怨日本貿易順差不斷增加。石油危機爆發後,省油又性能良好的日本汽車迅速吞噬了美國汽車製造商的市場市佔率,克萊斯勒瀕臨倒閉,美國經濟也陷入「滯脹」。一時間,有關日本不公平貿易的做法危害國家安全,使美國工人失業的說法甚囂塵上。

於是,雷根政府高舉着減少貿易逆差、保護本國產業的旗幟對日本發起了一系列貿易保護行動。

美國的第一波行動重點是打壓日本出口。從 1976 年開始的十多年裡,美國根據 1974 年出台的《美國貿易法》第 301 條款,對日本共計發起了 15 次「301 調查」,範圍包括汽車、鋼鐵、電信、半導體、製藥等。1987 年,美國對日本的電子產品徵收高達 100% 的關稅。

除了課徵高額關稅之外,美國政府還打着危害國家安全的名義,禁止日本富士通收購 Fairchild 計算機公司,即使這家公司當時實際上屬於法國人。六名日立高管還被 FBI 以涉嫌竊取 IBM 技術的指控下被捕。1987 年。美國認為東芝非法向蘇聯銷售高技術國防產品,稱潛在損失可達 300 億美元。

(1982 年,兩位美國人在一場印第安納州鋼鐵工人發起的運動中狂砸日本汽車)

在市場方面,美國要求日本解決美國產品的市場准入問題,包括開放農產品、高技術產品、服務業等多個市場。

在商業方面,美國政府還迫使日本進行制度性改革。1989 年,日美開始「日美結構協議」談判,雙方就經濟政策、制度及企業行為等進行磋商,促使日本在流通體制、商業慣例等方面進行開放性改革。

意外的劇情

美日貿易戰的故事並沒有按照雷根政府向美國民眾宣傳的那樣發展下去,而是出現了令人意外的劇情。

在美國的強烈攻勢之下,出於政治、軍事和經濟等多方因素考慮,日本政府非但沒有採取正面對抗或者報復措施,反而作出了重大讓步,同意對所有存在爭議的出口產品及領域進行「自願約束」。

然而,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並未出現明顯的收縮。於是,美國加大了貿易戰的力度,採取了第二波行動:在貿易差沒有縮減的情況下仍逼迫日本擴大進口美國的產品。日本的妥協策略也隨之升級。

自上世紀 70 年代以後,日本對外貿易政策總體上從「獎出限入」轉向振興出口、自由進口。80 年代中期以後,日本開始實施有節制的擴大出口、鼓勵進口政策,減少進口限制的種類、關稅稅率等,並簡化通關手續。日本還對美國加大開放彩電和汽車等關鍵市場,簽署牛肉、橙子貿易自由化協定,並放寬了流通領域的限制。

最具代表意義的是日本電子等科技產業。1985 年,美國政府對日本的半導體電子產品發起 301 調查,指責對方存在傾銷行為,對日本產的電腦、電視等高科技產品開徵 100% 的關稅。次年,美日雙方簽訂了具有里程碑性質的晶片產業協定。日本不但同意不在美國市場傾銷晶片,而且還為美國的半導體產品在日本市場銷售設定了 20% 的市場市佔率。

1977 年,美日達成協議,日本自願對彩電出口進行限制。1981 年,日本又和美國簽訂汽車及零部件協議,日本自願限制出口、同意開放本國市場,且日企到美國直接投資。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美日貿易戰蔓延到電信領域,之後日本被迫開放本國電信領域,美國成功打破了日本的電信貿易壁壘。

(1987 年,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舉行會晤)

可是,即使日本一再妥協,但日本對美貿易順差並沒有隨之下降,這種狀況在美日雙方的貿易拉鋸戰中延續了十年左右,直至 1985 年簽署廣場協議。

根據美銀美林的統計,美國貿易赤字規模從 1980 年的 360 億美元增長到 1989 年的 1700 億美元,貿易赤字在 GDP 中的占比同期從 1.3% 擴增至 3.7%。

而原本應該受到保護美國相關產業卻幾乎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對日本汽車的限制確實縮小了它們在美國市場的市佔率,但縮小幅度還不到 3 個百分點。而由於進口價格大幅上漲,在美國銷售的日本汽車的總價值也隨之水漲船高。類似的事情同樣出現在美國的鋼鐵和半導體行業中。

在日本先後採取自願限制出口、進一步增加進口、擴大市場開放的行動均未能讓對美貿易順差顯著縮減之後,美國又將原因歸結為美元對日元匯率的高估。這是他們的第三波行動。

美國指責日本操縱本幣匯率,稱其讓日元匯率低於美元,從而給日本出口商帶來不公平的貿易優勢。

1985 年,在美國主導之下,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英國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最終簽署了被後世廣為熟知的廣場協議(The Plaza Accord)。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序貶值,以此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

日本簽署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兌美元匯率一路大漲。日本對美貿易順差也終於開始「鬆動」,數據顯著縮小。

妥協的惡果

日元升值超預期

「廣場協議」倒是奏效了。

日本央行原定的日元目標是 200,但情況很快失去控制。日元在升值到 150 之後,又在 1987 年 10 月進一步升到 120。根據聯準會的數據,在 1985 至 1988 年間,日元兌美元升值近 90%。到了 1995 年,日元的升值幅度約為協議簽署時的三倍。

日本資產泡沫急劇膨脹

為應對日元升值帶來的出口壓力及美國貿易戰,日本政府拿出了多種措施積極提振內需,包括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以鼓勵民眾擴大消費。然而,多年低利率帶來了流通資金的過剩,最終導致了瘋狂的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泡沫。

1989 年,日本泡沫經濟迎來了最高峰,各項經濟指標達到了空前高位,當年 12 月 29 日,日經 225 指數達到 38957.44 點峰值。但此後泡沫破裂,日本迎來了此後所謂的「失落的二十年」。1992 年 8 月,日經 225 跌至 14000 點左右。土地價格也出現崩盤,很多民眾背上高額負債。至今,一些日本人談起房地產市場仍心有餘悸。

美國政府中的強硬派:萊特希澤

日本之所以簽署廣場協議,有一個人必須要提:此人正是如今立場強硬的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

當年,年僅 30 多歲的萊特希澤在雷根政府擔任副貿易代表。按照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 Caroline Freund 的說法,萊特希澤幫助雷根政府與幾十個國家開展了鋼鐵貿易談判,最著名的就是日本。

彭博社曾介紹了當年廣場協議談判時極富戲劇性的一幕:當年,萊特希澤帶領的美國貿易代表團與日本談判鋼鐵進口問題時,他故意將美方的談判提案折成了紙飛機扔向對方,使得日本談判人員方寸大亂。在日方代表發言時,他還拆開手機零部件把玩,以表達輕蔑的態度。

「廣場協議」讓這場談判的主導者萊特希澤一戰成名。由於他通過各種手段推動美國政府利用貿易戰的方式施壓日本,他在日本還擁有了一個「導彈人」的稱號。

在積累了豐富的談判經驗之後,萊特希澤意識到,美國可以通過對抗和利用外國對美國市場的重視程度而在貿易領域取得成功。在 08 年紐約時報舉辦的一場活動中,萊特希澤盛讚雷根政府對貿易領域的干預是「實用主義」的標誌,並與自由貿易倡導者們的「烏托邦夢想」進行了一倍比較。

離開雷根政府之後,萊特希澤成了華盛頓著名的貿易領域律師,他一直宣揚美國的鋼鐵行業和其他產業被外國競爭者所擠壓和裹挾。

直到現在,萊特希澤都認為,當現狀不符合自身利益時,美國就應該制定自己的規則。而這,就要求此前一度穩定的國際貿易關係需要經受住混亂甚至解體的局面。

美國媒體 Vox 這樣評價萊特希澤:他是一個傲慢而成功的談判家,是一個信念堅定的自由貿易懷疑論者。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