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國產化提速 哪些公司抓住「中國芯」機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5-02 14:02
美國發起「晶片制裁」令中國企業遭遇空前危機,但危機也是轉機,這記警鐘敲響了「晶片國產化」提速已經勢在必行。
根據前瞻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晶片仍主要以美、日、歐企業產品為主,高端市場幾乎被這 3 大主力壟斷。在高端晶片領域,由於中國國內廠商尚未形成規模效應與集群效應,所以其生產仍以「代工」模式為主。
近年來,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也在加速發展。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7 年中國積體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 5411.3 億元 (人民幣,下同),年增長 24.8%。其中,積體電路製造業增速最快,2017 年年增長 28.5%,銷售額達到 1448.1 億元。設計業和封測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26.1% 和 20.8%,銷售額分別為:2073.5 億元和 1889.7 億元。
在國內前 10 大積體電路設計企業當中,華為海思半導體 (Hisilicon) 以 361 億元銷售額排名第 1;清華紫光展銳以 110 億元排名第 2;中興微電子以 76 億元排名第 3。
目前,中國晶片需求量占全球 50% 以上,而國產品牌晶片只能自供 8% 左右,且集中在中低端,目前晶片貿易已經成為中國進出口貿易逆差的最大原因。
海關總署公開信息顯示,積體電路進口額從 2015 年起已連續 3 年超過原油,且二者進口差額每年都在 950 億美元以上。其中,2017 年中國積體電路進口量高達 3770 億塊,年增長 10.1%;進口額為 2601 億美元 (約合 1 兆 7561 億元人民幣),年增長 14.6%。2017 年中國貨物進口額為 12.46 兆元,積體電路進口額占中國總進口額的 14.1%,而同期中國的原油進口總額僅約為 1500 億美元,中國在晶片進口上的花費已經接近原油的 2 倍。
業內人士表示,持續且高比例的海外晶片進口意味著中國電子產品製造業始終處於國外企業控制之下,很難再打破業已形成的壟斷。
「晶片制裁令」剛好給中國產業界敲響一記警鐘。《投資者報》引述川財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國內晶片行業將在資金、政策、人才和需求的全方位配合下,以燎原之勢迅猛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周時間內,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台上就有 20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公司在「中國芯」相關產業鏈的佈局。
「晶片制裁」事件之後,阿里巴巴 (BABA-US) 隨即宣佈,全資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 CPU IP Core(智慧財產權核) 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收購金額未透露。阿里巴巴 CTO 張建鋒表示,收購中天微系統是阿里巴巴晶片佈局的重要一環。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達摩院也宣佈,正研發一款神經網路晶片「Ali-NPU」,該晶片將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 AI(人工智慧) 推理計算,據悉,此款晶片的研發,未來將實現 AI 在商業場景中的運用,提升運算效率、降低成本。
在首屆數位中國建設峰會上,百度 (BIDU-US) 副總裁、AI 技術平台體系 (AIG) 總負責人王海峰表示,中國正處在人工智慧晶片開始發展的時期,須要抓住此一難得的歷史機遇,做出領先的深度學習技術和人工智慧晶片,繼續推動人工智慧演算法、晶片、行業標準、人才培養、應用落地等產業層面的發展,保障產業和資料安全。
上市公司更為積極。中國晶片「龍頭企業」之一中芯國際 (0981-HK) 公告稱,獲得國家積體電路基金和大唐電信共計約 41.75 億元人民幣增資。與大唐電信科技產業及國家積體電路基金訂立優先股份認購協定,公司將分別向雙方發行優先股份,配售價均每股為 10.65 元,較前收市價溢價 3%,所發行股份分別占公司擴大後股本約 1.23% 及 1.14%,總代價分別為 6.6 億元及 6.1 億元。
中芯國際預計今年資本開支約為 19 億美元,主要用於擴充擁有大部分權益的北京 300 毫米晶圓廠、北京 300 毫米晶圓廠、上海 200 毫米晶圓廠、上海 300 毫米晶圓廠及江陰凸塊廠以及天津的新項目等等。在業界看來,「國家隊」的增資或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國產晶片公司紫光國芯則表示,目前公司的業務仍將聚焦晶片設計領域,短時間未涉足晶片製造的計畫,公司會積極尋求晶片設計相關領域的拓展機會。
近 2 年,紫光集團正在大手筆佈局晶片領域,紫光展銳上周也宣佈,旗下全系列智慧晶片都可支援 Andriod Go 版本。
政策方面,中國先後出台了《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等鼓勵方案,將半導體產業新技術研發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提出到 2020 年,積體電路產業與國際先進水準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 20%。
在《中國製造 2025》中再度提出,2020 年中國晶片自給率要達到 40%,2025 年要達到 50%。在資金層面,國家設立了總規模近 1400 億元的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地方政府也積極回應扶持的產業鏈。預計到今年年末,新建 10 座晶圓廠。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