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機器人革命太誇大、進口替代尚未成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25 15:01
MoneyDJ 新聞 2016-10-25 記者 陳苓 報導
機器人革命喊得震天價響,不少人說有了機器人相助,先進國家就能重振製造業,無須從開發中國家進口大量商品,過程中將有上百萬人失業。瑞銀表示,這些預言未來或許會成真,但是目前並非如此,革命之說稍嫌誇大。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瑞銀報告稱,沒有可以計量的證據顯示,機器人革命正在發生,成熟國家的製造業出現進口替代現象。要是部份商品的生產,移回已開發國家,這些商品的進口量將明顯減少,不過從總體層面和個別產品類別來看,幾乎沒有證據顯示出現進口替代。除了原油生產之外,沒有哪個產品類別由國內生產取代進口。
與此同時,瑞銀還說,沒有線索顯示大量使用機器人導致工廠關閉、扼殺新興市場出口。舉例而言,成熟國家進口大量低附加價值商品,如紡織、服飾、鞋子、玩具等,近來貿易量減少與整體進口情況相符。只要有需求,這些商品仍從新興市場運來,而非在已開發國家生產。
至於 3D 列印帶動的製造業革命呢?報告指出,新科技的規模還沒大到能衝擊進口。2011 年 3D 列印採用的積層製造技術,營收在美國製造業的出貨比重不到 0.01%,估計 2020 年時,全球積層製造產品營收將達 210 億美元,但在美國製造業附加價值的比重,仍少於 0.8%。
儘管現在機器人革命尚未化為現實,但是未來的威脅依舊存在。
華爾街日報 7 月 12 日報導,根據麥肯錫公司 (McKinsey & Co.) 發布的報告,餐飲服務業工作是最有可能被科技所取代、73% 的工作內容可以利用現有的自動化科技來完成。這份報告顯示,包括包裝物品、生產線焊接等可預測、重複性任務也可透過現有機器人技術加以取代。這些可自動化任務約占美國總工時的五分之一,若就特定製造業而言、占比將會更高。麥肯錫預估高達 59% 的製造業活動都可由機器人代勞,90% 的焊接、切割工作都可自動化。
科學家預言,30 年後全球將有半數人口失業,幾乎無一行業倖免,從汽車駕駛到應召女郎都可能丟掉差事。
金融時報 (FT)、衛報 2 月報導,美國萊斯大學電腦科學教授 Moshe Vardi 預測,人工智慧將使全球失業率衝上 50%,消滅中產階級、加劇貧富不均。康乃爾大學教授 Bart Selman 也說,人工智慧從學術研究進入真實世界,電腦逐漸像人類一樣能聽能看,臉書辨識人臉的能力、勝過人類。機器視覺則是自駕車發展重點,估計 25 年後無人駕駛車將上路,儘管能減少車禍,但是美國 10% 就業機會與駕駛車輛有關,這些工作都會消失。
Vardi 強調,沒有哪個工作不受機器人衝擊,就連賣春業都難逃魔掌,未來或許會有性愛機器人取代應召女郎。之前史蒂芬霍金曾警告,人工智慧可能會造成人類滅絕。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也對此憂心忡忡,將資助康乃爾大學研究超越人類智慧的機器人是否會出現,避免威脅人類生存。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